注册
登录
论坛
家园
电台
搜索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论坛任务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小鬼论坛
»
╉小说驿站╊
» 夜读红楼
【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
[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
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
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
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
本站免责声明
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小鬼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小鬼
当前离线
UID
1
帖子
3393
主题
569
精华
4
积分
3674
威望
158
XG币
102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55
来自
小鬼论坛
在线时间
7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0
最后登录
2012-3-13
管理员
UID
1
帖子
3393
积分
367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768 小时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2-21 04:05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
我喜欢在夜里,尤其是雨夜,蜷缩在温暖的被子里,一边听着外面的雨声,一边翻阅《红楼梦》。这时,书中的几位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俱从书中走了出来,从潇湘馆、蘅芜院、缀锦阁、缪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走来,走到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穿过西方灵河岸边的三生石畔,走到离恨天、灌愁海,步入攘攘繁华,滚滚红尘,直到连天衰草遮坟墓,直到春荣秋谢曲终人散……
一直认为,《红楼梦》是世间最美丽的风花雪月,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无一能及者。《诗经》、汉乐府里的爱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虽然真挚,却过于简单。唐诗、宋词、元曲里的爱情多与伤春悲秋密不可发分,纵然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虽有意境,却有失丰满。《西厢记》里的文字极其华美,但却处处流露着艳趣。《牡丹亭》里的爱情超越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但却掩饰不住轻薄。《聊斋》里的爱情过于诡异,多半是人狐情未了,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三国演义》和《水浒转》里遍地是英雄,不谈爱情,而周瑜与小乔,一个是叱咤风云的青年统帅,一个貌美如花的江东名媛,仅仅只是苏东坡的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接下来却无故事流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悲悯的同情及丰富的想象力,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饱蘸着血与泪,为我们描绘了一段前世今生的恩怨情缘。
我常想,在百媚千红的大观园,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豪放娇憨的史湘云,有超凡孤傲的妙玉,有辣凤姐、敏探春、勇晴雯、俏平儿、贤袭人、惠紫鹃,为什么独有林黛玉如此牵动人的心肠?百年来,林黛玉的凄美似乎承载了人世间所有情愁的重量。有人说,评红楼最怕评林黛玉,又最想评林黛玉,拥黛派与拥钗派的争论自始没有停息和降温过,不管是扬黛抑钗,还是扬钗抑黛,林黛玉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强大艺术魅力无人能敌。因为她清灵卓异,具有诗人的气质,因为她玲珑剔透的心,多愁多病的身,因为她伶牙利齿,句句入人骨髓,更因为她的那份“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美丽的爱情。林黛玉的爱情具有一种悲剧美,悲剧美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
她的爱情,首先美在木石前盟。林黛玉的前世乃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贾宝玉乃女娲炼石补天时弃而不用的顽石,绛珠草在萎败之时因得到顽石雨露的灌溉才得以久延岁月,后来受天地精华,脱却草胎木质,修成女体,饥则食情果为膳,渴则饮愁海水为汤。绛珠仙子发誓要报甘露之惠,因无此水可还,愿同顽石一起下世为人,把一生的眼泪还于他,正如脂砚斋所评“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所以在第3回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的第一句话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说:“象是旧相识,恍若远别重逢一般”。翻阅历来风月故事,或偷香窃玉或淫邀艳约或暗订私奔,此番木石因果的鸿蒙情缘,真是至真至纯至美得让人无法呼吸。
其二,美在黛玉孤独无依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在物欲横流的贾府,林黛玉只是一位一无所有、无关紧要的寄食者,孱弱的身体,飘渺无望的爱情,让她倍感命运的飘零与幻灭,她唯一骄人自傲的美貌和才学,在宝姐姐来了以后,就有了势均力敌的对手。既然有木石前盟,又何来金玉姻缘?既生黛,何生钗?在黛玉的倾国倾城貌下,其实埋藏着一股深深的自卑情结,她只有用清高来防卫自己,表现得日益的敏感多疑与尖酸刻薄。黛玉的生活状态,也是她区别于史湘云的关键所在,湘云虽也自幼失去父母,但她的背后毕竟还有个强大的史府,“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湘云每次来去贾府,都有仆人前呼后拥,这也是湘云能保持坦荡豪放个性的根本原因。第22回湘云因生宝玉和黛玉的气,道:“明儿一早就走,还在这里做什么!看人家的嘴脸,什么意思!”而黛玉在贾府深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虽然有贾母的怜惜,但总不能恃宠而骄,所以她不能象宝钗那样在阳光下无忧无虑的戏彩蝶,也不能象湘云那样无拘无束的醉眠芍药茵,更不能象湘云那样赌气的扬长而去。她能去哪里呢?她只能躲在“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潇湘馆,呵护着那仅有的自尊心,她只能走进诗词的文字世界埋葬自己的泪水和忧伤,祭奠自己的爱情与青春。
其三,美在多愁善感的的少女情怀。书中第26回,林黛玉去怡红院看宝玉,丫鬟们因没听见她的叫门声没有给她开门,从屋里又传来宝玉和宝钗的笑语声,黛玉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就连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都不忍再听,俱飞起远避,正是“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读至此,有谁能不会为这位寄人篱下的少女敏感多愁的情怀怦然心动?黛玉葬花,更是凄美得如此的浪漫!浪漫得如此的凄美!一直固执的以为,葬花是黛玉的专利,不管是谁,不管怎样效仿,都只会落得个东施效颦,那花锄、花帚、花囊、花冢,只有心细如发的黛玉才能想得到做得到。
也许是曹公的偏爱吧,把最美最真情的诗给都给了潇湘妃子,“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忘两不知”,其词之痛,情之伤,不免让人黯然泪下。《咏白海棠》如众人所叹,“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咏菊》、《问菊》、《菊梦》,三首咏菊诗,使潇湘妃子在诗社中夺魁。我尤其喜爱《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冷冷的追问,淡淡的暗喻着自己同菊花一样清高孤傲的品质,真是诗如其人!《五美吟》让我惊讶的发现,黛玉那如同照水娇花、扶风弱柳的躯体里,还蕴藏着一股如此不同凡响脂粉英雄气。《秋窗风雨夕》的凄凉惨淡,让人如同置身于秋花秋草秋灯秋窗秋风秋雨之中,与黛玉共同感受人生的孤独和大自然寂寞,比《葬花吟》另有一种震撼力。“黛玉焚稿段痴情”一段,让世人看到了一位爱之深之痛之苦的少女的无奈,只可惜不是曹公的手笔,我相信,如果是曹公来写这段,其精彩程度绝不比葬花一段逊色。高鄂的才情终是不及曹公的十分之一呀,遗憾!正如张爱玲所言:“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鲫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
整本红楼,林黛玉开心的时刻屈指可数,如重建桃花诗社一段,然则就只是这廖廖几次,其惠质兰心足以让群芳失色。
其四,美在死亡的结局。实在无法想象,黛玉这样才气逼人,心灵远离尘嚣的女子,婚后如何与袭人、晴雯平分宝玉,以她的个性是不会允许宝玉博爱的。也许作者也不知道该如何描绘婚后的黛玉,要想不违背黛玉的性格逻辑,又不想毁灭黛玉轻灵美好的艺术形象,作者只能安排她在情断泪干之际,香魂一缕,随花飞到天尽头。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在寂寞中成长,又匆匆的在寂寞中凋谢,这才是世外仙姝的唯一的归宿。
有人说,人生至乐,无非情天孽海,然则人生至苦,又何尝不是孽海情天?在至乐与至苦之间,芳华竟白头,锦囊收艳骨,净土掩风流,冷月葬诗魂,红粉变骷髅。到头来,恍然一梦,一切终究是空。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我流泪,为凄美的黛玉,为未完的红楼。
收藏
分享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是有遗憾的,因为遗憾,我们才生活在一种错过的美丽里……
小鬼论坛
星光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星光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183
主题
17
精华
0
积分
178
威望
31
XG币
8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50
性别
女
来自
小鬼论坛
在线时间
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2
最后登录
2008-12-29
超级版主
UID
89
帖子
183
积分
178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26 小时
2
#
发表于 2007-3-10 20:07
|
只看该作者
《红》确实是一本佳作
等俺当了斑竹,电脑武装到牙齿,想添硬盘添硬盘,想换内存换内存。光驱接两个,一个放光盘,一个放茶杯。
等俺当了斑竹,每天给论坛发帖子,想谈历史谈历史,想讲笑话讲笑话。一个帖子发两遍,一个加精,另一个也加精。
TOP
返回列表
╃搞笑天空╊
╉情感男女╊
╉卡通漫画╊
╉动感影视╊
╉网络地带╊
╉建议咨询╊
╉生活元素╊
╉疯狂水吧╊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