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家园
电台
搜索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论坛任务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小鬼论坛
»
╉杂谈随感╊
» 七 步
【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
[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
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
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
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
本站免责声明
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绿茶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绿茶
当前离线
UID
88
帖子
2189
主题
280
精华
13
积分
3332
威望
2099
XG币
2317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90
性别
男
来自
湖北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1
最后登录
2006-5-29
论坛贵宾
UID
88
帖子
2189
积分
3332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4 小时
1
#
跳转到
»
正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22 22:31
|
只看该作者
七 步
虽然怎么琢磨着也不像,但曹丕和曹植这对冤家倒还真是从同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是卞后所生的再亲不过的同胞兄弟。曹丕生于公元187年,长曹植5岁。两人最终落到恩断义绝、水火不容、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令人感喟,而仔细推敲起这前前后后的原因来,就发现曹操所要负的责任委实不轻。老子好汉,在乱世的漩涡泥潭里摸爬滚打,挣下了不菲的产业,除非是天生的缺心眼儿,否则哪个子孙会不垂涎三尺、脸热心跳地盯着守着盼着呢,就等着这天大的好事哪一天“扑通”一声砸自己头上。所以,现在不少人家为了争点薄产,一个桶两个盆的,闹得鸡飞狗跳、四邻不安、老父亲气死、老母亲逼疯,算得了什么新鲜事?古已有之,仿效何如!只是曹操置下的这份基业未免大得令人有些发蒙,于是,在某些人的煽风点火下,在另一些人的别有用心下,曹氏兄弟早早地便展开了明争暗斗,你踹我一脚,我捅你一刀,你清高装得好,我绊子也使得不错。种种旧事,不多赘言。而平素刚愎自用,这时更应大刀阔斧的曹操却反倒优柔寡断起来了,太子之位的左右权衡难以定夺,像一针催化剂,导致了这场争斗的日益升温、激烈、残酷,而因此留下的后遗症,绵延几十年、数百年、上千年。
纵观、比较这哥俩的一生,不难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两人命都不长,一个40岁,另一个也不过41岁,可就是这短暂如白驹过隙的数十年,两人俱经历了命运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且其中一个飞扬跋扈、春风得意之际,必是另一个唯唯诺诺、低声下气之时。早年,曹植因风流倜傥、才学俱佳深受曹操的喜爱,“几为太子者数矣”,可他偏偏不争气,终日饮酒作乐,行事放荡不羁,颇有些恃宠而骄的味道,一肚子的忘乎所以都写在脸上。曹丕不同,虽然才华相形见绌,可他目光远、城府深、手段多,经得住失意,耐得住寂寞,而最厉害的一招是,他善扮可怜相,以此笼络人心、博取同情,是走群众路线的高手。话说曹操有一次带兵远征,兄弟俩送出城门,曹植即兴作诗赋一篇,对父亲极尽誉美之辞,曹操听了,自是十分高兴,曹丕见状,在一旁什么话也不说,扯过一片袖子挡住脸就哀哀地哭开了,直哭得苍天失色、三军动容,曹操深受感动,觉得还是这孩子心地老实厚道,对他更有感情。由此可见,曹丕在政治谋略上的能耐远非曹植可比,而通常为正人君子们所不耻的小人得志也不是没有其原因的,政治很多时候成为小人们手底的陀螺,看起来转得欢,但你得有瞅准时机下鞭子的能力,又臭又硬的正人君子们想掺和进来,没门!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曹丕很快便扭转了劣势,由防御进入反攻,水到渠成地坐上了太子之位,魏王、丞相之位,以及九五之尊的帝王之位。两人的命运从此完全颠倒过来,而新账旧账也开始一并摊到台面清算。且看那首著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传闻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以曹植不来奔丧为由,发兵将其捉来,要治其死罪,只是碍于卞太后的苦苦求情,才改为令其“七步成诗”,做得出,方可免去一死。而曹植果然无愧于“出言为论,下笔成章”的美誉,虽然大堂之上,惊险无比,但好歹七步之内,作出了此诗,保住了一条性命。这首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但平心而论,算不得一首上乘之作,它的流传甚广全因与之相关的手足相残的故事,对于不读书的人,这个故事和这首诗就是曹植的全部,对于读书的人,这个故事和这首诗仍然是曹植留下的第一印象。当年,我读到这段历史,最初的感叹是,报复来得如此迅猛,人心何其险恶!
而避开那些所谓的正经话题不谈,走走偏锋钻钻牛角也不是没有意思的,譬如,我时常琢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曹丕允诺曹植的是七步,而不是六步或更少、八步或更多?显然,七步在这里是生死的临界点,是才华和权势最直接、最激烈、最针锋相对,也最势均力敌的较量。少于七步,死亡没有对手,最后固然杀得痛快,却也可以说毫无力量;多于七步,死亡不成其为对手,这个故事也将缺少惊心动魄的几乎全部元素,不过是为几句并不出众的诗搭了一个荒诞可笑的戏台。因此,曹丕肯定在心里拿捏准了这个临界点,他要的就是威慑的姿态和惊险的效果,杀人已不是首要目的。如果他真的要杀曹植,藉口无处不是,不必下“七步成诗”这危险的一着,如果他实在不想杀曹植,我倒有个不错的建议,令其“百步成诗”,如何?曹丕并不是粗鄙之人,《三国志》虽叹其没有“旷大之度,公平之诚”,却也赞其“博闻强识,才艺兼该”,他应该最了解对手的实力,他愿意赌上一把,七步!就是七步!作不出诗来,杀你个有理有据、心服口服,作得出诗来,也足以吓你个魂飞魄散、泪汗涔涔。当然,最后我们知道,才华取得了表面上的暂时的胜利,曹植依旧“才高八斗”,曹丕做了知错的孩子,名声也还不赖。不过我接着又设想,如七步之后曹植没能作出诗来,曹丕会不会真的二话不说就大开杀戒?有人肯定认为这不值一问,当然是,杀!但我觉得悬,曹丕也许只是一笑了之,“三弟,朕开玩笑而已,你不必当真!”倒不是说他念及手足之情,幡然悔悟,而是一个才华、胆识并没有如自己预期的那样杰出的人,哪里值得一杀?杀之显得自己残暴无情、心胸狭隘,况且如此哂然一笑,已将曹植逼至绝境,这无形的一“刀”已更锋利地杀死了傲然不羁、自诩不凡的曹植。
其实,曹植在政治上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曹丕的对手,曹丕如果是因为这一点而长期将之视为潜在的威胁,实在是小题大做。写《七步诗》的曹植已不是写《洛神赋》的那个曹植,不是《文心雕龙》里所说的“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的那个曹植,大堂之上,尽管傲气尚存,还是难掩狼狈和惊惶,若不是母亲的苦苦哀求和“兄长”的一念之仁,他终究难逃一死。将一首书呆子气十足的《七步诗》沸沸扬扬、众口一词地传颂成了救命稻草,则是历史的小题大做,而由此简单地将这一段旧事笑谈为手足之间的地位权势之争,我以为是相当草率的,曹丕乃至他的继承者对曹植的迫害,实在是出于封建统治者对文人一贯的猜疑、恐惧、嫉恨的心理,是典型的封建统治者对文人的迫害,这种迫害在中国历朝历代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绝大多数时候表现得更为野蛮残忍,从秦始皇嬴政几十几百地杀,到明清文字狱成千上万地杀。一部中国文人史,每一页都是血雨腥风。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念曹丕的“一念之仁”,无论在这个故事中最后迫使他改变主意的是什么,是母亲的恳求、良知的发现、对手的才智,还是世俗的压力,像欧洲中世纪骑士的决斗,虽然实力相差悬殊,但他给曹植留出了即便是窄小的空间,而且用的是如此文雅不凡的方式。曹植保全了自己,也从某种意义上保全了曹丕,“七步”这个名词有着藏不住、抹不去的人性的微温……搁笔之际,我突然又起了遥想,我仿佛看见很久以前,年幼的曹丕牵着更为幼小的三弟曹植的手,在阳光明媚、芬芳怡人的王宫花园里嬉戏,那时,他们相亲相爱、纯真善良!
收藏
分享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小鬼论坛
纳兰容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纳兰容若
当前离线
☆我心宁静而居☆
UID
140
帖子
3836
主题
680
精华
23
积分
5578
威望
3133
XG币
2176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150
性别
女
来自
hubei
在线时间
1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0
最后登录
2010-4-10
超级版主
UID
140
帖子
3836
积分
5578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33 小时
2
#
发表于 2005-11-26 18:37
|
只看该作者
七步生死的临界点
也只保全了曹植苟延性命和曹丕所谓德望
别的都丢了
TOP
返回列表
╉疯狂水吧╊
╉时尚唯美╊
╉生活元素╊
╉仙乐飘飘╊
╃人物札记╊
╉鬼友乐园╊
╉情感男女╊
╃搞笑天空╊
╉自拍倩照╊
╉小说驿站╊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