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本站免责声明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忆 及 三 毛

  如果说读蒙田让人领悟伟大的思想,读鲁迅让人感受疾苦的灵魂,那么读三毛让人看见的正是三毛本人,生活本身。

  别人说三毛是沙漠奇葩,是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林之洋或者穿裙子的尤里西斯。因为她把沙漠里贫苦而凄怆的生活写的那样妙趣横生酣畅洒脱。实在是难得。那不是三毛不知道伤怀,而是她内心有更强硬的东西。

  我喜欢直呼三毛ECHO ECHO ECHO。说是含了个易经的挂,我不知晓。但在我看她书的时候曾无数次这样轻声低语。自然而然。我看不见她的脸,或恬静或淡定或沧桑或憔悴。我只是感受那份文字跳跃着的情绪,或欢快或俏皮或阴郁或悲戚。

  我看过最有味道的一张照片便是三毛穿一袭波西米亚风情的白色长裙,闲定自若随意般地双手抱在胸前,眺望远方。背后是一片昏黄突兀的沙漠。微微风吹过,拂起她的长发,凌乱而飘逸。她的眼神,坚毅却也无限柔情。

  看《撒哈拉的故事》时,我自己也好象回到了最初简单而质朴的心境。那个孩子般性情的三毛,时而张扬时而娴静,时而俏皮时而任性。她仿佛就藏在书背后哭哭啼啼笑笑闹闹一般。让你体味那些在沙漠中神秘而快乐的最平常不过的简单生活。

  这比再多的颓废文字更抵人心。

  从来没有人会怀疑自己对父母或者父母对自己的爱。但我们曾真的几近残忍。越是熟悉亲近的人越是忍心不顾一切的伤害对方。

  三毛曾说有次放学回家,看见母亲在厨房准备晚饭,于是按奈不住问母亲,有看过某某某某作家的书吗?母亲茫然的脸,掠过一丝尴尬。三毛很失望,顿生怜悯之心,甚至觉得母亲灵魂的卑微。操劳一生除了家庭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在长大了的时候,才逐渐明白母亲的可亲可敬。日夜追悔当日年少时的无知和轻狂。

  我们这一代的人,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坎坷和挫折,更没有遭受什么革命或者政治风波。不知道黑暗的含义更不了解生活的所在,却总是自以为是恃才傲物。叛逆的年纪里,我甚至绝对不是一个好女儿。回到家里总是一声不吭,耷拉的脸,颓丧的神情,仿佛父母今生是来还债的。我却还不乐意。说话总是只言片语三言两语,极不耐烦又莽撞的口吻。菜不合胃口放下碗筷抽身走人。家里的每件物品和我都有很深的积怨。即使周末也不愿在家多呆一刻。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父母最肤浅。一副唯自己独尊的高姿态。要风就是雨,古怪而孤僻……。

  苍天在上我也必定是疯了傻了蠢了呆了才如此对待父母。

  我追悔不已。恨自己在不懂事的日子里太年少无知而伤及父母心。

  我甚至愿用余生忏悔,赎罪。

  于是明白,成长是部辛酸史。自己的,也是父母的。

  好在我天赋不高并未成为小太妹这多少让父母放了点心。而我也在生活的道路中逐渐成长了自己的品行和修养。少了很多倔强脾气,说话开始温和有礼;也不再任性霸道,开始学会了体谅和谦让;陪父母逛街散步做运动;和母亲话家常偶尔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瞎扯淡,和父亲侃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学习工作还有生活。

  但我仍自责于这一切。没有原由地预见。

  自己将是父母牵拌一生的灾难与劫数。也是纠结一生的疼痛和幸福。

  “在这世上有三个与我个人死亡牢牢相连的生命,那便是父亲,母亲,还有荷西。如果他们其中一个在世上还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连神也不能将我拿去,因为我不肯,而神也明白。”这是三毛写的。我想在这个世上,只要还拥有爱或者梦想拥有爱,无论曾经或者现在,无论存在不存在,只要是这样的女子,她大概也如三毛一般这样深沉这样厚重地爱生命中的这三个人吧。

  荷西,三毛的先生。一个大胡子西班牙人。坦率而热情,正直而谦逊。认识并恋了三毛6年后与之结为夫妇。共同生活近6年后永远离三毛而去。窗外的雨是三毛的泪。即使如此三毛在心里仍自言自语:“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又一分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六年很短暂却也成就了永远。即使只有瞬间也定格为美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此这般相儒以沫相敬如宾的生活却悄无声息地与三毛隔绝了远离了幻灭了……。

  三毛可以选择。拒绝或者接受。尘封或者开启。

  生命有轮回,爱情也有起点。但她没有回到原点。她微笑,誓要带着那份期盼和等待延续爱的脉搏和残留的温情。

  她说看上去好似我孑然一身,可是只要我本身不觉得辛酸,便不需对她同情。

  同情绝没有,但我也好生希望她能再拥有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做一个简单快乐的女子。转念之,竟又十分谅解和明了她的那份坚持和决定。一个人,一段情,一份真心,一些日子,一种印记,还有两个人专属的回忆。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味,珍惜,甚至忘却,送他离去……夫覆何求?

  余生拥着这一份爱,足也。

  三毛曾在她的《结婚记》里写到她结婚的场景。读者看上去仿佛是在过家家游戏。西班牙法官没有问:“Do you take Echo to be your lawfully wedded wife?”三毛也没有回答:Yes,I do。依照西方婚礼仪式,三毛和荷西还应很神圣地朗读:…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Till death do us part.接着牧师言辞沉稳而庄重地宣布:The rings,please…….NOW I pronounce you husband and wife.

  便算结为夫妻。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既神圣又浪漫的结婚典礼方式。可是,三毛的婚礼看起来那么荒诞,甚至像一出闹剧。年轻的法官拿纸的手不停地抖,三毛说是的时候却大意的说好,仪式结束时将帽子当扇子扇,汗流到胡子上的荷西,追着法官要户口薄,甚至在末了才发现竟然没有为对方带戒指……

  但这一切并为成为三毛的一种失落或者遗憾。相反,它却带给她鲜明的记忆和温馨的浪漫,甚至一种与众不同的平凡和简单。

  以何种方式结婚,又有什么不同?

  我只想说,三毛是个会爱的女人。在她心里,柔软的地方永远住着爱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

  我曾经也梦想此生如三毛那般至死不逾的爱一个人,仅一个人。不说,不能说,不敢说。只要远远驻足,守望,甚至永远的停留。我愿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爱,用下辈子的时间去等待。此生,我是平凡如一的女子;来生,我愿成为一棵没有季节之忧没有年岁之患的大树,生长在看的见他的地方,期待他的足迹,等候他的身影,任光阴荏苒,任岁月变迁……。

  我的爱,只为他存在。只愿为他存在。

  三毛的爱也非始于亲情止于爱情。她还有很多悲天悯人的胸襟和博爱。

  她没有太多的金钱观念。即使清贫,仍心甘情愿帮助她沙漠里的那些朋友甚至乞丐。她的善良几乎到“软弱”的地步任人欺压着占她的便宜。也从不计较。她回台湾的时候还时常抱怨父母吃的太好都不知道她在国外怎么生活。但终究仅是抱怨,转过身,便是馒头加白开水亦满足地过了。

  我知道做一件没有回报也不求回报的事情有多难。我问自己,只问自己值与否。但熟悉的人会笑,会问,为什么。我知道那是在说你犯傻。至于陌生的人,根本就不会理会了。

  然三毛却以其丰富的阅历,坦荡的胸怀,宽厚的爱心以及唯美的情感,让我们真切而透明地感悟了人生最为平常的真,善,美。这是何等幸福!

  所以微微夫人说,三毛是真正生活过的人。

  不管是二十岁任性倔强的三毛,三十岁快乐宽容的三毛,还是四十岁忧郁平和的三毛,我想,都只是一个向往简单自然的女子。
群而不党,合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古今中西,沉吟浅唱,愿看天下好文章。
小鬼论坛

一个简单而复杂的才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