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本站免责声明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嫂 娘(小说 )

(小说 / 刘凌)

  儿子的哭闹声停息了,也许已经睡着。今晚,想让他换房间睡,可他抵死不肯。六年了,最后一夜也不让嫂娘安生。

  嫂娘也不知睡熟了没有,听不到声息。

  身边的妻子,也渐渐地有了轻微的鼾声。

  末嘎子却怎么也睡不着,心中似针扎一样阵阵作痛,热泪早湿透了枕角。夜深了,他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今天的晚饭,一家人都没有吃好。人人都噙着泪,胡乱地扒拉几口,就都有放下了筷子。

  嫂娘要回乡下老家了。侄子办了个板材厂,两口子在厂子里忙得陀螺般团团转,孩子上学,家中洗衣做饭都得个人。

  就在晚饭前,嫂娘收拾好了一切,然后又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把钱:"这是咱这个月生活费剩下的,嫂子老了,没什么能耐,只能帮你们节省一些……"

  嫂娘打破了家中一下午的沉默,又谆谆嘱咐道:"我不在你们身边,要照顾好侄子,他夜里睡觉不老实,别让冻了肚子。你们也要注意身子,别没白没夜地累着……"说着说着,嫂娘就哽咽了。

  末嘎子的热泪从脸颊涌泉般滚落下来。妻子也泪人似的抱着嫂娘哭成了一团。

  俗话说:老嫂比母。末嘎子比别人有着更深切的体会。十二岁的末嘎子读到宋朝包拯的故事,痛哭流涕。也就是从那次起,他也象包拯那样喊嫂子叫"嫂娘"了,一直喊到了现在。

  末嘎子的第一声啼哭,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在那个穷山村里响起的。就是自那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开始了他那多灾多难的人生。他是母亲第八生的末嘎子小儿,是和侄儿同日出生,只是大两个时辰。一家人日增二丁,婆媳俩吃一锅喜米饭,这本是天大的喜事。谁知大喜之下掩藏大悲,末嘎子的母亲产后血崩,没出得了大队赤脚医生的诊所,就离开了只见了一面的儿子。

  末嘎子是吃嫂子的奶长大的。贫瘠的小山村里,物资匮乏,尽管乡邻们尽力帮衬,嫂子还是营养不良,干瘪的奶头哄不好两个孩子的哭闹。

  婶子、大娘无数遍地讲述过,嫂子真好,有限的乳汁总是先尽末嘎子,侄子呢,嫂子把煮熟的红薯捣成糊糊,抹在那饥饿的小嘴中。

  两个孩子的拉扯,几年下来,嫂子面黄肌瘦,迅速衰老,二十多岁的新媳妇,看上去像三四十岁的老妈妈。

  末嘎子怎么也忘记不了,十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中惟一的棒劳力大哥出了河工,自己却得了一场重症伤寒。

  半夜里,末嘎子高烧不退,人软得像一团面,躺在床上一个劲地说胡话。门外的风雪也应和了他的病情似的,越发猛烈了,漫天漫地的。嫂子再也沉不住气了,决定送他去医院。医院离他家有三十多里山路,当中还要翻过一个山头,道路全被积雪掩盖了。嫂子硬是用平板车,冒着风雪,把他拖出了家门。

  上山坡时,冰雪路滑抓不住脚,嫂子一头栽倒了,额角磕在石尖上,鲜血直流。板车急速向坡下滑去,带着嫂子翻了几个滚,撞到了路边一块突起的岩石上,停了下来。昏迷中的末嘎子被这剧烈的震荡惊醒了,就见嫂子浑身是雪,疯了似地从地上爬起来,满脸鲜血,扑向车子。揭开被子,嫂子见他好好的,还睁着吃惊的大眼睛,放心地笑了。嫂子一把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此时,风更猛了,雪还是刮烟似地下。翻过山还有五里多路。嫂子扔了车子,用被子裹起了末嘎子,背在背上,解下拉车绳,捆结实,就又踏着雪坚定地向山上爬去……

  至今,嫂娘的额角处还留有一道淡紫的疤痕,每到阴雨天还隐隐作痛。末嘎子又怎能忘得了这件事呢?

  嫂娘要回老家了,这次也许能全身心地为侄子、为侄子一家操持点家务了。末嘎子心里似乎又有了一丝半点的安慰。是应该让嫂娘回去了,他觉得自己欠嫂娘的太多,欠侄子的也太多太多了!

  嫂娘这一辈子,一颗心都是劈为两半的。其实,又何止如此呢?嫂娘的爱心是一多半,也可以说是几乎全部,都付给了我--她这无父无母的弟弟啊!末嘎子心里明白。这种"明白"越清晰,他的心里就越加难受。

  那是他和侄子都在县中上高二年级的时候,灾难又一次降临他家。全家的顶梁柱--大哥,在运石料时出了车祸,用尽了积蓄,还借了许多债,最终也没能救治过来。哥哥的去世,给本不宽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哥哥的丧事结束,叔侄俩意欲返校时,嫂娘就借故把侄子留在了家中。三天后,末嘎子了解了侄子已经辍学的真相后,也悄悄地卷起了书本,进了西山的采石场……

  末嘎子又怎能忘记,进场的第二晚,又是一个风雨夜,满身雨水满眼泪的嫂娘啊,拉着同样浑身湿透的侄子,闯进了工棚,她要儿子求叔叔上学去。

  侄子哀怨的泪水,抽抽咽咽、心犹不甘的诉说,多年来一直在末嘎子的眼前耳底。末嘎子知道,侄子的成绩在年级组里也是最棒的,什么"厌学",什么"成绩差",都不是侄子心里话,都是托词,也肯定是嫂娘逼他上的"梁山"。

  母爱如山,义薄云天的嫂娘啊,是你亲手将弟弟送进了"天堂",而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留在了"地狱"!当末嘎子在明亮的大学课堂发愤苦读的时候,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后是侄子脸朝黄土背朝天地为自己刨种着学费;当末嘎子在城里有了体面工作建立美满家庭的时候,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后是嫂娘捐出了侄子的那份机遇为自己铺的路架的桥……

  六年前,末嘎子宝贝儿子降生前两天,嫂娘又匆匆地赶来了城里,一来就没有回去。本来呢,末嘎子还暗喜:这回可该让嫂娘在这享几年清福了。

  谁知事与愿违。六年来,嫂娘福没享到,罪却受了不少。想想吧,嫂娘在这里充当了什么角色?是"奶奶",又是"义务保姆"。擦屎刮尿把孩子带大。接送上幼儿园三年。整日里做家务,买菜,做饭,忙得团团转。这可是享的什么清福啊?末嘎子又暗恨起自己来。

  六年了,眼看孩子上了小学,可以上他妈那个学校,就不用嫂娘接送了。这回嫂娘该能有一刻清闲了。谁知,嫂娘又提出了回家!

  嫂娘啊,嫂娘!你难道一辈子都注定要付出,就不能享一天清福吗?

  嫂娘啊,你不能走!你给了末嘎子本已失去的母爱、本该失去的一切,也应该接受末嘎子一点孝心。可是,不回去又怎么办呢?我欠侄子的太多了!末嘎子辗转反侧,心里堵得难受……

  嫂娘啊,嫂娘,看来你末嘎子兄弟,这辈子是报答不了你母亲似的深恩了!

  我的嫂娘啊--末嘎子的泪又涌出来了。
群而不党,合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古今中西,沉吟浅唱,愿看天下好文章。
小鬼论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