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家园
电台
搜索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论坛任务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小鬼论坛
»
╉散文赏析╊
» 随想手记
【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
[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
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
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
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
本站免责声明
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纳兰容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纳兰容若
当前离线
☆我心宁静而居☆
UID
140
帖子
3836
主题
680
精华
23
积分
5578
威望
3133
XG币
2176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150
性别
女
来自
hubei
在线时间
1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0
最后登录
2010-4-10
超级版主
UID
140
帖子
3836
积分
5578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133 小时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11-28 11:30
|
显示全部帖子
[原创] 随想手记
文/纳兰容若
情 诗
年少的时候,和许多自以为是的少男少女一样,我也写过许多的情诗。这些诗句在数年以后让我自己感到好笑,浑身上下不自在,就像是谁在柔软的棉被下放了几颗尖锐的石子。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弄不明白,那些破坏诗歌的石子,究竟躲藏在文字的那个角落里。
最近,我又偶尔翻起那些“年少之作”。这样做,我并不是要重新来检讨自己,我只是想借机清理一下思绪,想在喧闹的年月过后,用一种相对冷静的眼光来看一看水在沸腾多年以后的颜色。
在一首题为《赠Tunney》的短诗中我写到:今夜/是谁在远方/为我哭泣/抚摸着婚礼上的红筷子/想起了记忆中的黄蝴蝶…..这样的诗句是我年少时候最为典型的抒情方式。读着成百上千的这样的诗句,我一方面感动着自己曾经的敏感和冲动,一方面终于发现那些情诗的病症:矫情、冒着傻气。
但是,如果没有矫情,如果没有“红筷子”“黄蝴蝶”这样的意象,如果不大肆渲染那份失落的哀伤,情诗又该怎么写呢?
看来,我从来就不善把握那些鲜艳华丽的辞藻和流动变幻的心思。“红筷子”的“红”,以及“黄蝴蝶”的“黄”在多年以后,不仅成为我青春的反讽,而且再一次验证了我不是一个适宜抒情的人,我也并不擅长情诗的写作。
长 与 短
整理旧稿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年少的时候写在纸片上的三句话。一句是,“最长的鞋穿的时间一定最短,因为它被一双最长的脚穿着”;一句是“最短的脚走的路可能最长,比如时针”;还有一句是“最意味深长的是一句话而非一部长篇小说”。
那些话是我几岁时的思绪?是什么事物触动了我的“长与短”这对矛盾的冥想?除了这句话,当时我还想了些什么?却不得而知了。
这三句话无疑是我年少的时候天真无邪的傻话,前两句可能是偶然的发现,第三句则是狂妄的断语。但是我丝毫不会为这样的“武断”而羞愧。反之,当时光掠去我的纯真、敏感和冲动,我感到一种遗憾。
乡 愁
乡愁是一种病。
就像伤寒之于美人,关节炎之于劳作者,冠心病之于高官者,乡愁之于诗人无疑是最常见的病。
乡愁比所有的忧愁要轻,乡愁太抽象了,所以必须借用家乡的河流,老屋的破碗,榕树下的黄昏做喻体。然而无论采用多少种修辞,乡愁都无法具体加以体现。乡愁怪异的香气永远只能珍存在诗人内心隐秘的果核内。乡愁的气息一旦打开,也就随风飘散了。
乡愁是不治之症。
诗人永远也找不到他心中的故乡,诗人的故乡永远是空泛虚无的“异乡”。诗人在深夜眺望过河的对岸,以为那就是故乡了。天亮时他乘船登岸时却发现,原来昨夜坐过的地方,才是乡愁的栖息之处。
原来,乡愁犹如空气,无所不在。
收藏
分享
群而不党,合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古今中西,沉吟浅唱,愿看天下好文章。
小鬼论坛
返回列表
╉时尚唯美╊
╉杂谈随感╊
╉疯狂水吧╊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