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生活禅
[打印本页]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32
标题:
生活禅
精选了几个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禅的故事,也许每一个故事会犹如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泉沁心的溪水,让你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发现生命的意义,得到最古老但也是最精辟的哲理,使你被氤氲蒙蔽的心灵豁然开朗。。。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36
庄周梦蝶
小和尚向禅师请教快乐之事,禅师对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黄昏,庄周一个人来到城外的草地上,他很久都没有这样放松了,他一直被迫在痛苦中生活,因为没有人能够了解他。他必须强迫自己摒除杂念,因为只有那样他才能不去想别的事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生活状态中。
他仰天躺在草地上,闻着青草和泥土的芳香,尽情享受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变成了一只蝴蝶,身上色彩斑斓,在花丛中快乐地飞舞。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金色土地,还有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柳絮,花儿争奇斗艳,湖水荡漾着阵阵涟漪―――他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梦境中,完全忘记了自己。
突然,他醒了过来,完全不能区分现实和梦境。当他认识到这只是一个梦的时候,他说:“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
很长时间以后,他终于幡然省悟:原来那舞动着绚丽的羽翅、翩翩起舞的蝶儿就是他自己。然而现在他还是原来的庄周,和原来没有任何的变化,只不过现在,他的心态和原来不一样了。但就是享受那片刻的梦境,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禅师说:“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了庄周的心,这样的小事也能让他快乐,还有什么事能让他担忧的呢?”小和尚听完禅师的话,终于明白了快乐的道理。
生活禅理:人生处处有快乐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38
禅师送饼子
龙潭崇信禅师未出家前在道悟禅师的寺旁摆了一个摊,靠卖饼子为生,生活十分贫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天黑了就在别人的屋檐下睡觉。
道悟禅师见他生活如此艰苦,就把寺中一间小屋让出来给他住,崇信为了感谢道悟禅师,每天送给道悟禅师10个饼子。每当崇信送饼子给道悟禅师的时候,道悟禅师总是非常高兴地收下,等崇信回去了,道悟禅师就叫人从10个饼子中取出一个还给崇信。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了两年的时间。
两年后,崇信终于忍耐不住了,他问道悟禅师:“我既然送你饼子,你为什么要每天还我一个呢?你这样做是因为看不起我吗?”
道悟禅师听了他的话,向他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10个,我为什么不能每天还你一个呢?”
崇信辨道:“我既然能每天送你10个,难道还在乎你还给我的这一个吗?”
道悟禅师哈哈大笑说:“我不嫌你的10个多,难道你嫌我的一个少吗?”
这几句话让崇信顿有所悟,从此以后他决定出家,不再沉迷在世俗的笼罩之下了,他要去寻找真正的禅理,来诠释生命的真正意义。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万,万物皆从一而生。”
崇信应到:“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生活禅理:万物皆从一而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39
求子杀子
有一位中年妇女,曾经养育了一个儿子,还想再生一子,苦于不知求子方法。她问其他的女人:“谁有本领能够使我再生一个儿子?”
女人中有一位老妇人,回答她说:“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个儿子。但是你必须去行祀天之礼。”
她见有希望,忙不迭地又问老妇人,“祀天之礼一定要行的,但以何物来做祀品呢?”
老妇人不紧不慢地告诉她:“把你儿子杀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这位中年妇女信以为真,求子心切,准备杀死她的儿子来祀天。一位禅师知晓此事,忍不住嘲笑地说:“世界上也真还有这样的蠢人,傻到这种地步,为了求生一子,为了一个未出生的儿子,而去杀死身旁活着的儿子。”
愚蠢的人就是这样,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竟然作茧自缚,自投火坑。他们正在做着形形色色损理害己的事情,却又痴心地以为这是去往净土西天的途径。
生活禅理:不要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而作茧自缚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43
佛就是自我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答道:“狗是有佛性的。”
“马有佛性吗?”
“马是有佛性的。”
“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
“因为它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
“我没有佛性。”
“那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
“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是佛吗?”
“我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
“我不是一个什么。”
“佛性到底是什么?是我们能看到,或者能想到,或者是能感觉到的吗?”
“什么也不能,只能悟到。”
惟宽禅师反过来问学僧:“荒田没有水,脊土没有肥,能耕吗?”
学僧答道:“不能。”
“往荒田里注水,往脊土上施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吗?”
“恐怕不能吧!”
“香里有没有佛?油里有没有佛?”
“没有。”
“买香油,买油烧能烧出佛吗?”
“当然不能!佛到底是什么?”
惟宽禅师最后说:“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不是烧香叩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可以放下或牺牲,这就是真佛!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生活禅理:肯定自我就是真我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45
敬钟如佛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房中出来就听到了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立刻被那种与众不同的钟声吸引了,他仔细聆听,神态极其专注。钟声停了以后,他向侍者询问道:“今天早上敲钟的人是谁?”
侍者答道:“他是新来的,才来了没几天。”
奕尚禅师说:“你去把他找来,我有话要问他。”那个新来的和尚来了,奕尚禅师问道:“今天早晨你敲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是为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奕尚禅师道:“我看不是这样的,敲钟的时候你一定是想着什么,否则,你不会敲出这样的钟声的。我仔细听过了,今天的钟声格外高贵响亮,只有真心向佛的人才能敲出这样的声音。”
小和尚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没有可以要想着什么,在我还没有出家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说:‘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打钟的时候想到的只能是钟,因为钟即是佛,只有虔诚、斋戒,敬钟如佛,才配去敲钟。’”
奕尚禅师面露喜色,提醒他道:“敲钟是这样的,做任何事也要这样。要保有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以后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这位小和尚从此事事恭谨,无论做任何事都牢记禅师的教诲,保持敲钟的禅心,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就是后来的悟由禅师。
生活禅理:凡事用心定可成功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48
佛祖与侍者
有个人为南阳慧中国师做了30年侍者,慧中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慧中国师象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中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国师又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慧中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慧中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
慧中国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慧中的眼光暗了下去。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被动?进退都跟着别人走,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真正的生命吗?
慧中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生活禅理:失败是因为自己轻视自己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49
寻找钻石
有一个叫哈费特的人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老僧告诉他说:“如果你能够找到第一块钻石,你将得到整个钻石矿!钻石就在淌着白沙的河里。”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的脑子里都是钻石的影子。
于是哈费特把他所有的家产全部换成了钱,然后就走上了寻找钻石的路。他风餐露宿,在外面找了很多年,当一切希望都泯灭的时候,他自杀了。
买下哈费特房子的那个人,有一次在后院的河水中洗衣服。太阳照过来,河里的沙子忽然变成白色的,河沙中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光,他挖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天然的钻石。于是他就拿来铁锹和筛子,把河水中的沙子全都挖了出来,用筛子筛过以后,各种大大小小的钻石纷纷呈现在他的面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那个人想:“哈费特细细苦苦地去寻找钻石,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他哪里想得到,其实钻石就在他家的后院里!”
后来那个人把其中几个大的钻石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女王封他做了大官,从此他过上了丰裕的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有宝藏,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好的东西总在别人手中,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旦失去了就后悔莫及了。
生活禅理: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51
盲人的灯笼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的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啊!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僧人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生活禅理: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53
禅师与强盗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他们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得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的坏事肯定比你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回答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那些没有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神看了看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做什么!”于是他起身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很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生。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经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美德!”
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生活禅理:让别人因自己而感到快乐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56
克契的谦让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了,由于个性客气,遇事总是想办法自己打理,尽可能不麻烦别人,就连修行,也是一个人闷着头默默地进行。
一天, 佛光禅师问他说:“你来我这儿也有12个年头了,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
克契连忙回答:“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眼,又是三个秋冬。
这天,佛光禅师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点他,主动问道:“克契啊!你在参禅道上可有遇到些什么问题吗?有的话就要开口问。”
克契答道:“禅师您那么忙,学僧不好耽误您的时间!”
一年后,克契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禅师再对克契语道:“克契你过来,今天我有空,不妨进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忙合掌作礼,不好意思地说:“禅师很忙,我怎能随便浪费您的时间?”佛光禅师知道克契过分谦虚,这样的话,再怎样参禅,也是无法开悟的,得采取更直接的态度不可了,所以当佛光禅师再次遇到克契的时候,便明白地对克契说:“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只见克契仍然应道:“老禅师,您忙!学僧实在是不敢打扰!”
这时佛光禅师大声喝道:“忙!忙!我究竟是为谁在忙呢?除了别人,我也可以为你忙啊!”佛光禅师这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顿时打入了克契的心中。
谦逊固然是种美德,然而过度执著于谦逊,却可能使你失去了开悟的契机。
闭门苦思数年,也许不如与禅师的一席对谈,能使你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看来进退取舍的智能与节度,也是生活与修行的重要功课了。
生活禅理:过度谦逊会失去机会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58
愚人的智慧
有个人因为笨,所以很穷,可是他运气好。
一次下雨的时候,围墙被雨冲倒了,他居然从倒了的墙里挖出了一坛金子,因此他一夜暴富。可是他依然很笨,他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于是就向一位禅师诉苦,禅师告诉他说:“你有钱,别人有智慧,你为什么不用你的钱去买别人的智慧呢?“
于是这个愚人就来到了城里,见到一个僧人,就问道:“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僧人答道:“我的智慧很贵,一句话1000两银子。”
那个愚人说:“只要能买到智慧,多少钱我都愿意出!”
于是那个僧人对他说道:“遇到困难不要急着处理,向前走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将信将疑,生怕僧人骗他的钱。僧人从他的眼中看出他的心思了,于是对他说:“你先回去吧,如果觉得我的智慧不值这些钱,那你就不要来了,如果觉得值,就回来给我送钱来!”
当夜回家,他昏暗中发现妻子居然和另外一个人睡在炕上,顿时怒从心生,拿起菜刀准备将那个人杀掉,突然想到白天买来的智慧,于是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各三次,正走着呢,那个与妻同眠者惊醒过来,问道:“儿啊,你在干什么呢?深更半夜的!”
愚人听出是自己的母亲,心里暗惊:“若不是白天我买来的智慧,今天就错杀母亲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就给那个僧人送银子去了。
生活禅理:小怒从一数到十大怒从百数到千
作者:
纳兰容若
时间:
2004-10-26 22:59
感悟
唐代的智闲和尚曾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于是说:“弟子愚顿,请师父赐教!”
灵佑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没有一本书是有用的。他这才感悟道:“本一位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藉经典全部烧掉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
于是他前去辞别灵佑禅师,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破损的寺庙里,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是心里还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话。
有一天,他随便把一片碎瓦块抛了出去,瓦块打倒一棵竹子上,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智闲脑中突然一片空明,内心彭湃。他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抖和喜悦,体验到了悟禅的境界。
他终于醒悟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于是立即赶到灵佑禅师身边道:“禅师如果当初为我说破了题意,我今天怎么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呢?”
原来,悟的魅力就在于―――长久的追寻和执著的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并且觉悟到这其实是一种固有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从内心的纠缠中解脱。你会突然间发现,一切抖为之改变了。
生活禅理:追寻之后才有发现
作者:
绿茶
时间:
2004-10-26 23:30
确实是很不错的哲理小故事,但透着大道理呀,希望大家看了之后有所启迪。
生活禅理:人生处处有快乐
生活禅理:万物皆从一而生
生活禅理:不要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而作茧自缚
生活禅理:肯定自我就是真我
生活禅理:凡事用心定可成功
生活禅理:失败是因为自己轻视自己
生活禅理: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生活禅理: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
生活禅理:让别人因自己而感到快乐
生活禅理:过度谦逊会失去机会
生活禅理:小怒从一数到十大怒从百数到千
生活禅理:追寻之后才有发现
作者:
麦禾
时间:
2004-10-27 12:58
让别人因自己而感到快乐
不知道难不难!~
作者:
缦瑶oO
时间:
2005-3-4 22:55
让我长了见识还有就是明白了一些哲理性的问题。。。
欢迎光临 小鬼论坛 (http://bbs.xg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