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北京方言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槐荫夜话    时间: 2005-8-13 00:59     标题: 北京方言详解

在网上经常看到有解释北京方言土话的帖子,但一般都太学术,生硬,不生活化。互相转载。很多都是从书本上找的,解放前的方言,比如找工作叫找个“事由儿”食品叫“吃食”.我在网上搜罗了一些方言,选出有趣常用的,再加以解释造句,更生活化。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解释当中可能伴随着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不必太叫真儿,一笑了之。

1.  “钢蹦儿”“钢礅儿”。硬币一般指分币。调侃:“我这儿还有俩钢礅儿给你凑个份子”俏皮话:“二分钱的份子---满张罗着。”
2. “怂(song二声)”,写法为尸字下加个从,精子。指责对方太窝囊。 歇后语:“武大郎卖豆腐,人怂货拉了汤。”武大郎卖豆腐,人怂货软。成语:怂头日脑。:“你这么怂头日脑的,还出去玩儿呢”.“拔出浓(怂)来就是好膏药”对女性的侮辱语言。
3.玩儿---参与社会上流氓团伙,文革时期的小流氓。但同黑社会有所区别,他们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就是胡打胡闹。
4.“黑枣”,北京人调侃子弹的词,也可以叫“枪子儿”。:”你就不学好吧,早晚吃黑枣“  
5.“大发”,重音在大,发字弱读,:“这笔买卖可赔大发了。”   
6. 套瓷—找人拉关系,陌生人之间的没话搭拉话,另有所图。熟悉人之间也常用:“甭跟我这儿套瓷,知道你有事儿求我,有话说,有屁放。”  
7.叉子----打架用的凶器也叫刮刀用三角锉自制的,后来又发明了“管儿叉”更厉害  
8.“门儿清”----情况都十分熟悉,了如指掌。不容易上当。:“你那点儿小猫儿腻我都门儿清,变戏法儿瞒不过敲锣的,甭跟我弄这个。 
9.棒槌——生手。外行,可以说是个“生碴儿”,最好骗。:今天练摊儿,碰上个棒槌,狠宰了丫一刀“ 
10.练摊儿,改革开放初期常用,做小买卖摆摊儿。
11。猫儿腻,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但电视里的主持人一般都念错念成:“猫腻儿”儿字用错地方。显着不伦不类的,听着很别扭,不如不说   
12.过腻:两人串通或多人串通;“他手太壮,老是一卷三,咱得过腻”打麻将作弊。
13.起腻 ---骚扰,小捣乱,不单指对女性的性骚扰。范围很广。对话:
甲:“我们这儿玩儿的好好儿的,你丫老起腻,刚赢了点儿,都吐出去了。” 
乙:“你们撮麻说是三缺一,我打车跑来了又没我的份儿了,真不局器,我老去那扒眼儿的,不把谁急死呀,我跟你加一傍又怎么了,不说是你手臭。”
甲:“你一加傍我都输了,跟你傍家儿,背到家了。”
14,扒眼儿---旁观
15.局器-----仗义,大方,豪爽,信守诚意或游戏规则。“玩儿的局器”
16.傍家儿---- 扒眼儿不过瘾了,加一傍。和其中一人合伙打一幅牌,在边上可以参谋出牌,等于四人打牌出资方是五个人。后来引申为男女婚外相好,谁是谁的“傍家儿”,不单指女性。单位公司里的婚外恋很普遍,傍家儿是不褒不贬的中性词汇,用着很方便。也有叫“情儿”的.也有写成"傍肩儿"或"傍尖儿"的都是一个意思.
撮麻----打麻将
撮饭----吃饭,出去撮一顿。现在都玩儿酸的了:“出去坐坐。”
17.搓火,撮火儿----愤懑,愠怒。不带儿字的火儿更大。:“今天真他妈撮火,手机刚买几天就让人顺走了。”
18.顺:偷的行话,那时候从工厂里拿回家点小工具钳子扳子什么的,都叫顺,不论东西大小。“我从工地顺回两袋水泥,抹抹小厨房”从单位里顺点东西,不丢人。是公开的秘密。
19.耳贴子 ----打耳光:“丫一上来就骂我妈,能赖我手黑吗。给丫一大耳贴子,跟手儿又醢了一板儿砖,拍丫一满脸花。"
20.醢(hai一声)---无顾忌的狠拍,狠砸 .  
21.满脸花---满脸是血
22.手黑---手狠。黑字后来引申为贪婪的索取。:“这饭馆够黑的,水煮鱼黑了我320,狠宰了我一道。”赵丽荣的小品“打工奇遇”里的一句台词:”黑呀,他们可真够黑呀。“(“一道”用的也很普遍,一次,一回的意思)
23.前锛头,后勺子---形容脑袋的特征,贬义词。还有个有趣的说法----后山比前山远八十(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台词)后勺子太大了。“山后的核桃没长开”形容五官搭配不合理,紧凑。
24. 掰不开镊子---忙乎不过来了,弄不利落了。“那么多客人来吃饭,你也不提前和我打个招呼,我都掰不开镊子。” 
25.不尿你---不怕你,还鄙视你。打架时的叫嚣:“不尿你丫的,打不出你屎来算你眼儿紧,你爷爷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鸡撒尿呢。”
26.尿(sui)了----服气了,怕了,软了。 :还没打呢,一看这么多人丫就尿了(丫字用的很频繁基本代替了他字)
27.菜货---软弱,新手,生手。
28.力笨儿---做粗活、杂活的学徒。引申为新手,生手---“力笨儿摔交,给嘛吃嘛
29.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翻儿了,更简练。再加点作料是---马逼翻了。
30.咋猫--- 咋呼。加重语气:“你丫咋逼猫呀。”
31.瞎了---倒霉了、完了,没成功。加重语气:瞎逼猫了。
32.念央儿,念秧子---自说自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33.甩咧子---发脾气 ,又不具体所指。但听的人一般都明白。
34.大拿--- 能作主管事的人。
34.抹不丢的---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有时,也说成抹不叽的。
35.概儿不论---不在乎,不管不顾。论,读"吝"。   
36.勺上--- 牵连上了,“老总骂小王把我也勺上了。”
37.圈儿里---监狱。折进去了,或简称进去了是被逮捕判刑。上来了:释放出狱。折(she)了,失败了。:“今天路考折了三个”
38.替---也叫"T",即人民币,点替---点钱.叶子也是钱的意思是文革时期小偷的行话,劈(pi三声)叶子,分赃。
39.一个---一万元,也叫一方。一千叫一吨,一百就一棵。十块叫一张儿,现在引申为年龄。“三张儿”的人了。即三十岁。
40.葛---即脾气各色,古怪。有时也用作形容词, 这件衣服的样子很葛。丫犯葛,打架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有叫递葛的.
41.照---看的意思。犯照,不认识的人多看了两眼。文革时期的打架多因为”犯照“引起的
42.盘儿---即脸蛋。一般是指女孩子。盘儿靓---长的漂亮.文革时期常用,"还有:狂不狂看米黄,份儿不份儿,看丁字儿.",球鞋土,皮鞋洋,白边儿懒汉是流氓."丁字儿是女孩子穿的丁字皮鞋,北京没有,只有上海才有,所以很稀少.米黄色的裤子当时很流行.
43.拍婆子,磕婆子----追求女孩子。带上了----追求上了。带着呢----正在相好。
44.扫听---四处探听,扫听,留心留意。
45.端了---抄了的意思。端,即"连锅端"的简化用语。
46.捞人---即通过不正当手法把被拘留的人弄出来,或减刑。只要肯花钱,托对了人,效果是很好的.有不大不小的案子,,在办案初期还有意识拖着点,就等家属亲友在外边托人打点呢. (小案子没什么油水.大案子怕砸饭碗)
47.刷夜---即有家不回,夜里在外闲荡。文革时期常用。
48.折---读"舌",即犯了案子抓了起来。最早是隐语,即黑话,
49.现了----小偷被抓,被发现的行话。现眼的简语。
50.大爷(ye二声)这个词”说头儿”很多。大爷(四声)是爸爸的哥哥,大爷(二声)是爷爷的哥哥。但同事,相熟悉的的朋友之间开玩笑有叫大爷(二声)的,那是贬义。老北京妓院跑堂的男子,嫖客称他们为大爷(二声)。妓院跑堂的男子也叫大茶壶。造句:"我等了你一个多钟头了,你还没来哪,我的大爷(二声)。"要是醒攒儿的马上就回一句“你是我大爷。你丫不是说不去了吗,你个傻拨一”
51.傻拨一.“杀比”的调侃语.
52.攒儿---小机灵,小把戏。抖攒儿就是抖机灵。醒攒儿---明晰对方的的小把戏。
53.瞎菜----完蛋的意思
54.脏口儿---养鸟人的术语,串了杂音。'百灵'能押口儿,即学各种声音,但忌讳学杂音,一旦'脏口儿',尤其是学猫头鹰叫,鸟儿就不值钱了。
55.办---北京新流行语,把犯罪嫌疑人关押起来的意思。有的时候和女性发生性行为也称“办”造句:“她们家不同意,你先给她办了生米做熟饭”小三儿蜜了个新网友,第一次约出来,就把她“办了”
56.哈着---央求的意思。
57.怯勺---不懂行,闹笑话.:“上了鱼翅捞饭,他说人家糊弄他,弄碗破粥就打发我了。整个一大怯勺. 
58.姥姥的---感叹词语,类似“他妈的”。如不加"的",单说"姥姥"则是反驳词,
55.套瓷---套近乎的意思。火线套瓷,很明显的意思
56.抻掇--- 嗔怨
57.老家雀儿---上岁数人的谑称。 “我这老家雀儿让你这小家雀儿算计了”
58.碎催---指伺候人、为人奔走的人,带有贬意。
59.放份儿---犯狂的意思。显示自己,也有叫“显摆”的 。也有叫拔份儿或拔奋的:“上我这儿拔份儿来,你还嫩点儿,我玩儿(闯荡江湖)的时候,你过门坎儿还蹭得儿呢。”。得儿---小鸡鸡。
60.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小机灵儿。
61.果儿—是女人的意思。青果子,少女或幼女。吃青果子:强奸幼女。
62.遭践---埋没、糟踏的意思。
63.一绷子---相对长的时间 。“一绷子三年没回家。”“一绷子出去玩了两天,他妈急坏了”
64.错来---其实的意思。
65二意思思---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的意思。
66.吝,实际上是“论”的变音。也就是说不论谁他都不会在乎 。造句:我不吝丫的。
67.没咒儿念---没办法了。没辙了。
68.茬架-----预约的打架,一般是打群架“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这个场面.后来引申为带有火药味儿的比赛:茬冰,茬舞,茬吉他。
69.口儿里口儿外,刀子板儿带 ---打架之前向对手的叫嚣,相当于下战书。是胡同口里,还是口外?是用刀子,还是皮儿带?(文革时期最时髦的军用武装皮带,红卫兵照片上都有)
70.大喇---喇,指出卖色相和肉体的放荡女人。大喇,大喇叭的简称 ,女性某个部位很松弛。喇蜜,相当现在的泡妞。
71.全须全尾儿(尾儿发音“引儿”)指蛐蛐儿的完整,后来引申为毫发无伤的意思。“他出了车祸,全须全尾儿屁事儿没有。”
72.掉腰子---耍花招,不听指挥。
73.他大爷的---其实是把操字省略了。
74.揿头拍子---不懂人情世故的人。造句,你就 “揿头拍子吧”,上炕认得媳妇,下炕认得鞋,出去看你怎么混。
75.上赶着---主动的意思。
76.撂了---在公安局交代了
77.褃节儿--- 关键时刻,如同节骨眼儿一词。
78.半熟脸儿---能搭上话,但没什么交情。
79.硌应:厌恶、厌烦  “这人真让人硌应”
80.老赶:对外地人的蔑视。但有时也含有诙谐的成份。后引申为外行的意思,“十块钱你就泡妞儿,你别老赶了”
81.屁颠儿屁颠儿:高兴得来回奔跑的样子。好象是二月河写的小说里经常用“狗颠屁股唇儿”也很风趣。 
82.圈子:女流氓 那时期,其实大部分都很冤枉,无非是看看电影,拉拉手。要是用这个标准衡量,现在是“圈子”满天飞了
83.底儿潮---有犯罪前科
84.事儿:麻烦,罗嗦的意思。 “嘿,你可真事儿” “事儿比喝喝的”对坚持原则的人往往用这个词宣泄。
85.塔儿哄---混事儿的意思,做的不好。塔儿读轻音 “中国足球,塔儿哄的事儿。”
86.味儿事儿:不怎么样的意思。他那两把刷子。还当斑竹呢,“味儿事儿”。再狠点的,“尿尿(suei)闻手,几霸味儿”
87.两把刷子---本领,能力的意思。
作者: 书蕴    时间: 2005-8-13 23:40

看来这个北京话不比孝感话好懂噢~




欢迎光临 小鬼论坛 (http://bbs.xg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