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从另一个网站中网友总结出了以下几条观点和建议,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关于自信心的培养。这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笔者感触最深的问题。笔者曾在英国从事多年的文学教育工作,也曾和各国的文学教育者有过交流。在国外,每一个文人在接受系统的文学教育之前,都会进行自信心的培养,作为文人,没有自信心就没有写作的资格,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文章连自己都不能说好,别人怎么能够有兴趣看下去?“Only then believed oneself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writer,You can write own splendor。”翻译过来“只有坚信自己是最出色的作家,你才能写出自己的精彩”这是英国某大学文学院的校训,也是国外文学教育的宗旨和必修课。
而在中国,许多人还是坚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古训,这样我们在第一个环节上就输给了国外,我们失去了培养文人的第一个机会。这就是我们十三亿人口没有出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原因。
英语里,所有从事写作的人都只有“wirter”一个称谓,但是在中国,有的人将自己叫做写手,这可能是语言习惯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信心不足,不敢坚信自己是作家,这本身就是写手与作家的区别。
所以笔者建议,既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那么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我们要稍微的高看一下自己,这样我们可能真的有一天会拥有我们梦想的头衔。
二、写作队伍的转型。现在,很多的网上作者都是在进行业余的创作,把写小说当作是一个业余爱好,或者是一个放松的方式。其实这样的想法也是有自身缺点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脑力劳动,这样的脑力劳动是一个非常繁重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要把写作当作是业余爱好,更不要当作放松方式,我们应该把写作看成是自己的兼职,这样在我们写出成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很轻松的心理完成我们职业的转型,将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靠笔杆子吃饭”的人。
三、网络小说缺少系统的指导。很多人在进行网络小说写作的时候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教育,所以手法上难免一些业余。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有了写作的决心和激情,但是这个激情很快就会流走,后期的“写”可能会演变成“煎熬”,这就使得一些很有潜力的人丧失了自己的最好的成为作家的时机,这本身也是一个文学界的失败。
笔者认为这一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吸引大批的专业人士,对每一个作者做或多或少的指导,这样,作者可能会重新来了写作的激情,重新有了创作的灵感,即便不能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至少也为文学培养了一个更内行的读者。作者: 尘起缘飞 时间: 2007-2-21 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