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本站免责声明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公元一一五五年的沈园

文/纳兰容若

      浣花溪畔的草堂,那是一代诗圣杜工部锦绣诗章的续篇;河南孟县的唐柏,那是旷世文宗韩昌黎穿越历史的双眼。而一提起沈园,我们的心总是被狠狠一揪,因为沈园不再有,不再有的沈园是我们心中不倒的建筑。

      也许亲历过那场悲情,沈园才在花季年龄骤然老成了断壁残垣;也许不愿见证伤痕和悲恸,沈园才打点泪水,永远走出了仰望者的视线。

      公元一一五五年春日。树若屏围,楼似乳燕;小桥像柳眉,大道如青天。在一脸灿烂的绍兴人中,我们一眼就能找到他,他是殊于众生的一个,他是陆游。前秋省试登顶去春殿试落马的陆游,怎么看那大户石狮,都是秦桧阴险的脸。

      寺忆曾游处,园怜再顾时。城南禹迹寺的香火描绘不出青云的飞翔,旧日足迹已是沈园芳草凄迷,宫墙挡不住记忆,每一脚都踩痛往事。这是真实的陆游。英雄应该既像黄钟那样敲响“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雄壮,又如二胡那般拉出“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悲怆。在沈园,我们清楚看到了陆游纤丽柔婉的一角。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沈园成就了陆游,一种沈园式的悲愤与苍凉从此熏染了陆游诗章。所以,那个让人看一眼就断肠的爱情故事,沈园只首映一次,便从此绝版。

      对面座位空着,坐着陆游一生的思念。唐婉就在沈园,却分明在天涯。能见到的只有这酒杯了,能听陆游心声的只有这酒菜了。“当生活的平静被东风吹乱,我竟不能保存她纤弱而美丽的生命,我愧对‘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身后评。万卷诗书误我。也许出身寻常百姓家。倒能拥有‘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爱情。”

      听到落红的一瓣瓣叹息,陆游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自以为是﹑专制蛮横的社会面前,个人的命运只能是这桃花。陆游很痛苦,他的痛苦就在于他的深刻细腻聪明睿智。清楚悲剧的根源却无力改写,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痛苦。于是,沈园有幸,因《钗头凤》一词成名;园壁站起,举起了不平的大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词!

       一一五五年春天。在绍兴人凡眼看不到的地方,一朵花寂寞的枯萎,那是唐婉;一只鸟哀鸣着飞远,那是务观。据说沈园一面不久,唐氏愁怨而死。沈园之于唐婉,犹如清池之于刘兰芝,汨罗之于屈原。走出沈园,我们看到了一位英雄。他难道不是一位英雄吗?在文学的王国里,驱诗为利剑,驭词为长缨,领散文为千军,呼风唤雨,作品一万,千载谁堪伯仲间。他是真的英雄。一一五八年任福州宁德主簿始,位卑志远,从此以“肝心”铸剑,抗奸佞击金兵,铁马秋风大散关。左手执笔右手持剑,梦里作诗白天抗战。千古英雄,谁与争锋?

      沈园走了,沈园的遗书只是一首词。这就是沈园。存活一世,只有一一五五年那一份记忆足矣。今天,以孤篇《枫桥夜泊》闻名世界的寒山寺,钟声不绝于耳,掏腰包敲钟者摩肩接踵,全然没有了夜半警世之神韵。沈园,不愿浅薄者来此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不愿把一代英雄的悲愤廉价的出售。沈园是陆游生前的红颜知己。沈园化蝶而去了,我们心中却搭建起无数的沈园。

      跌跌撞撞,摇摇摆摆,走到今天的古代建筑多多,而位列沈园之上者几何?一座几百年就消失的小园,让许多摩天大厦汗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是沈园的奇迹,是陆游的奇迹,是宋词的奇迹。

      沈园永恒。陆游永恒。真爱永恒。
群而不党,合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古今中西,沉吟浅唱,愿看天下好文章。
小鬼论坛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TOP

一曲《钗头凤》,

千古传颂。

TOP

你似乎很喜欢陆游呀

你的殇恋
到你的沈园
似乎都在说你对陆游的喜好呀

你的惋惜倒像是在为他而来呀

TOP

水草  在 2004-10-22 16:39 发表:

你似乎很喜欢陆游呀

你的殇恋
到你的沈园
似乎都在说你对陆游的喜好呀

你的惋惜倒像是在为他而来呀


为的是永恒的爱。。。

TOP

.
      也许是酷爱古典诗词的缘故吧!走遍绍兴名胜,当时留连最久,去后印象最深的还要属沈园。

  在鲁迅故居乘上乌蓬船,南行不到一里的水程,就是沈氏园了。沈园——中国第一爱情名园,吸引着历代众多的痴男怨女,他们一边于此追溯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一边在抚今追昔中梳理和编织着自己的爱情梦境,所以提起绍兴的沈园,就不能不提起南宋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琬。

  二十岁时的陆游,与表妹唐琬喜结连理,才子佳人,吟诗填词,如遇知音,感情甚笃。可是,陆母却怕陆游沉醉于卿卿我我的温柔乡中,忘记了苦读求仕的正路。二十二岁时,陆母强迫陆游休妻。陆游抱着对仕途前景的无限幻想,迫于母命,忍痛与唐琬分离。

  后来,陆游虽另娶王氏,唐琬改嫁赵士程,但绵绵遗恨却从此伴随了陆游和唐琬的一生。

  陆游三十一岁时,与唐琬夫妇在沈园不期而遇,叙旧饮谈时,悲喜交加,随即在园壁上题写了《钗头凤》一首: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樯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绞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见词壁后,悲苦中填了一阕同题和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内心深重的郁闷, 被重逢所勾起,被怨词所加深,更加重了唐琬的病情,不久她便在抑郁中含恨离开了人世。

  唐琬的辞世,更加深了陆游对她的追忆,沈园从此成了陆游凭吊怀念唐琬的伤心之地。

  陆游63岁时,写下《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

  “唤回四十三年梦,

  灯暗无人说断肠,

  人间万事消磨尽,

  只有清香似旧时。”

  菊香依旧,故人难寻,心事无从诉说,断肠唯有自知。

  诗人68岁时又作一首《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于石,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

  河阳愁鬓祛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

  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

  断云悠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

  回向禅龛一柱香。”

  诗中的妄念,恐怕就是陆游未曾言明的仕途幻梦吧!人近垂暮之年,为了虚幻的功名,误了卿情。而仕途险恶,壮志未酬,功名未就,爱人长逝,自己仍旧是两手空空如旧,追思中懊悔愈加深重。

  陆游七十五岁时,时逢唐琬辞世四十周年,他又作《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上,

  犹吊遗踪一泫然。”

  八十一岁时,陆游对唐琬的怀念之情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浅淡,却仍旧是梦绕魂牵。那年十二月二日,他夜梦沈园又作: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八十二岁时,陆游临终前一年。他又作《春游》一首: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沈园的入口处以“断云”石谐意“断缘”之意。横立一中间劈断,却似断犹合的大石,用“断云悲歌”命名,隐喻藕已断,丝还连;剪不断,理还乱的寓意。

  青砖为底,阴文题刻于黑壁之上的《钗头凤》唱合词章,吸引着每一位游人的注目。千古绝唱与越中名园相得益彰,中国第一爱情名园因此而悲声遐迩。

  站在葫芦池畔,幻视当年唐琬的惊鸿媚影;立于孤鹤轩中,感受陆游仕途潦落,爱情伤逝,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悲戚心境。禁不住思绪翩然,题《游沈园》诗三首:

  甲申年春,独游绍兴沈园,于孤鹤轩上,词壁之前,诵陆游、唐琬《钗头凤》词。设身处地,思量放翁当年故地重游,故人已去,万事皆空时之心境,感而命笔。

  (一)沈园怀昔

  沈园香经久徘徊,

  盼有惊鸿影复来。

  钗头绝唱吟千遍,

  春雨伤情孤鹤哀。

  (二)沈园感今

  前世鸳鸯散沈园,

  今朝佳侣聚荷田。

  同心永续温馨爱,

  尽送情殇入暮眠。

  (三)悼放翁

  尽孝伤怀舍旧情,

  残生豪赌为功名。

  可赢千古诗名盛,

  却唱哀鸣孤鹤声。

  陆游与唐琬的悲剧,表面上看是陆游遵从母命,行孝道,不得已而为之的违心之举,实际上当年年青气盛的陆游,潜意识中蠢动着重功名,轻别离,薄性情的荒唐理念,由此而引来孤鹤哀鸣,追悔莫及的凄凉晚景。虽其后来的痴情追忆值得人们同情,但其当初的薄情草率亦值得天下有情人的谴责。

  陆游若有司马相如、卓文君私奔后当庐卖酒以求双栖双宿的勇气;若有梁祝化蝶双飞为爱情共赴黄泉的魄力,恐怕也就不会有他长达六十年的伤怀追忆了。虽然中国的历史上会因此少了一个大诗人哀绝幽婉的诗词华章,却多了一对人人称羡的幸福的鸳鸯。

  游罢沈园,更希望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沈园曾发生的爱情悲剧永远不要再度发生。

TOP

哎,一段情,一生忆,一个错,一生悔.一个人,一生爱.

TOP

一个爱伤一生。一段情忆一世。爱无怨,情亦无悔。

TOP

遗憾!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