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本站免责声明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教程] 演唱技巧 (希望能对爱唱歌的朋友有所帮助~)

歌曲的演绎是需要很多方面表现的

第一当然是声音。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学问,包括气息、用嗓、口腔共鸣、吐词方式等。以后的文章中,我会把我知道的尽可能的与大家交流。

第二是情感。这需要歌手对词、对旋律的感悟要强,很多朋友演唱时把全部的重点都放在了声音的部分,而忽视情感,这绝不会唱好一首歌。过分注重声音的原因,是因为歌手的实力有限,演唱过程中老想着到哪里要注意气息了、哪里要注意换气了、快到高音的时候要准备了等,这都是无可避免的。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声情并茂”,练功相当重要。当你练声成熟的时候,演唱时的注意力才会到情感上来。有句话说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发声练到气息贯通、炉火纯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随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绎歌曲的感染力会更强。

第三是感受。这里再次强调,音乐的感受是天生的,你有多少就是多少,后天弥补的音乐感受很少很少。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你要阎维文唱“一无所有”,我敢保证会笑翻一帮人!歌手的感受不同,演唱歌曲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有的处理得很平淡,有的处理得扣人心弦。这些处理都是很微妙的,比如一个小小的换气、一个强调的重音、一个不换气的长拖音或者一个骤然的收尾……这些就只能意会了。

第四是节奏感和音准。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听到一个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节奏吗?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现场演唱,爸爸给他手风琴伴奏,随时改变音调,他进唱的音调都是准确的吗?你见过一个8岁的小孩在没听到任何声音的情况下,要他随时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调的“1”的发音,哼完后在键盘上按下核对完全准确的吗?这就是天分,演唱歌曲需要这样的基础,虽然不要他们那样出众,但一定不能弱。

第五是素质。这就是业余歌手和专业歌手的区别。其实光在声音、情感、感受、节奏、音准这些方面比较,业余歌手有很多不比专业歌手差。差距就在素质。你知道自己唱歌时的形体和表情吗?你可能有个模糊的形象,就是你投入演唱时自己想象自己的模样,而这个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但这些都是你的想象,自己想象的形象几乎是完美的。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么吗?你用摄像机拍摄过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吗?其实当你上台的第一个眼神或者第一句话,就能知道你是业余还是专业。这里说的素质还包括对乐理的了解、乐器的了解、对音乐史以及对音乐常识的了解等,当然也有很多专业歌手也不全面,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做专业歌手,就应该贯彻这些,要对得起“专业”这个词。

[ Last edited by 纳兰容若 on 2004-12-26 at 22:19 ]
群而不党,合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古今中西,沉吟浅唱,愿看天下好文章。
小鬼论坛

在学一首新歌之前,有几次你是先把词从头到尾在心里读一遍的?又有几次揣摩过撰词者的心思和他表达的意境?一首歌曲,无论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双方作者都是认真揣摩对方(词作者或曲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如果到了你这里,你居然完全不理会他们的用心良苦,就这么凭着自己的感觉唱,我觉得不妥。有些个性歌手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这样表达自我,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欢这样),但我会先把作者的意图先搞明白再发挥。再说不是每首歌曲都适合你任意发挥的,有些词曲你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比如国歌。

在你深刻理解歌曲以后,你的情感处理方面一定会好很多,如果你的感悟能力强,你会情不自禁的把某个音唱重,某一个音轻轻带过,一个激情的长音会拖得很饱满……

说话和唱歌,除了旋律、节奏、气息,还有其它区别吗?有,那就是吐词的方式。请你随意的用你说话的方式读出“让我一次爱个够”,然后投入的把它唱出来……会发现唱的时候嘴型是向两边打开的,而且要夸张一些。如果你觉得差不多,就是你的吐词有问题。所以唱歌要比说话嘴型要夸张,这样吐词才会更清晰、气息更通畅、更宜于表达情感。

演唱国语歌,还是标准的好。比如“Z、C、S”和“an、ang”和“L、N”的区别是很容易搞混的。港台歌星有时会把个别字故意唱得不卷舌或卷舌,要不就是自己的舌头打不过来、要不就是他们觉得那样不好听,或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发音。当我们翻唱他们的这些歌曲时,我没有明确的主张,为了模仿,不纠正也行。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风格或比赛,那就要改正了。

关于粤语歌,劝你们还是学好再唱,要不很容易搞笑的。就像我以前唱粤语歌一样,自认为标准,现在才知道有差距。粤语中也有类似与国语中的“Z、C、S”和“an、ang”的微妙区别,不认真学是学不好的。

[ Last edited by 纳兰容若 on 2004-12-26 at 22:14 ]

TOP

说道这个话题,就有些茫然,因为这是最不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我在唱歌之前,练美声两年,给我的感悟很深,气息基础对我的帮助很大。一般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发声很平,就用平常说话的位置(嗓子)发音,我们叫它声音发“白”,没有色彩、没有过滤。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声练声的方法。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外国人的胸腔结构更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我还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长、不换气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后面红耳赤、只喘粗气。肺活量要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还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弥补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现象。首先就要练气息,好的发声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声音通过嗓门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这一句时,气息不稳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来,一下就把本来肺活量不足的气放跑了,如果后面有不换气的长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气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时话筒也不会出现一些扑声。所以我建议大家练声的时候嘴前放一盏蜡烛,尽量练声时保持蜡烛不摇晃吧!这样你的气就会保持在你的体内长一些时间。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气坚持得久还是憋住不出气保持得久呢?当然这还需要歌手要放松,不要紧张,一紧张,心脏跳动加快,你的气息就更稳不住了。

这里我只能讲这么多,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过我要提醒的是,练声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础,千万不要用练声的方法直白的演绎流行歌,那样就过于做作,就会像阎维文唱“一无所有”。

关于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观点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尝不可,但这些都是美声中绝对禁止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唱美声而练美声,我们是为了唱好通俗才练美声,就像武术要练马步一样,你见过打架的时候蹲着马步打的吗?

有朋友说这样的表述很难理解,要我说说流行歌手里谁的气息很通透,就照着感觉去学更容易领悟,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个人认为,女歌手你们就多听一下“张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气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满文军”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气息在唱歌的,另外,张学友的气息很好,但对于教学,满文军更适合。

TOP

这是朋友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用他们的话,因为高音“够拽”,呵呵!再次补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综合很多方面,不能说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确实,很好的高音能给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劝朋友们不要只知道高音的价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实饱满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时候,气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为根基的,京腔讲究“丹田气”也是指的这种发声位置。

找找感觉1:如果你是一个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只老鼠,你会怎样?估计会“啊~”的一声长鸣,并且还有“假声”的发声位置。等你平静之后,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数再也“啊”不上去了。为何?因为你收到惊吓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紧张,(想想被惊吓的感觉,是不是全身肌肉绷紧?)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基,加上一股强大的气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气息),直冲嗓子眼,声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飙高音的感觉理解成“紧张”、“振作”,记住,一切以小腹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头往上扯的,是感觉重心向下的一种反弹力。

找找感觉2:见过橡皮水管吗?要水管里的水飙向更远怎么办?掐紧水管前端,缝隙一小,压力增大,水就冲得更远。其实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时唱出很大的声音,我们说那是用力气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气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龙头理论,应该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觉3:地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把它搬起来吧。你一弯腰,嘴里数数:“一、二、三、走……”,我想这个“走”字你一定用了气息。我不多说了,感觉一下吧,身边有些什么重的……呵呵!这只是一些我创立的让你感觉气息的方法,不正规,但很有效。

还要告诉大家一点,表现高音的能力与你本身嗓子条件有关,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优势,比如“孙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绎不会那么费力。嗓音条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气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条件好或不好,声音都是通过气息唱出来的,就像香烟要通过过滤嘴一样,声音过滤一下会更美。

另外我还告诉大家一种心理方法,高音时想象你是在面对广阔的大海高歌,望不到边的海天一色,这样的风光不值得你大声呐喊吗?

TOP

中低音一般要饱满、深情为好。但也像高音一样,很多人欠缺中低音的共鸣。低音是要靠胸腔共鸣和宽大的嗓音结构才能体现的,先天性比较强。以我的经验,低音潜不下去的嗓音是很难练低下去很多,能下去几个音阶不错了。如果一定要录制低音丰富的歌,早上起来不刷牙、不洗脸直接录,声音会下去很多。所以,中低音欠缺的人尽量避免这样的歌,扬长避短,同样中低音丰富的人一定要好好发挥它的潜质,中低音唱好是很迷人的哦!

唱低音要胸前和嗓子放松,用叹气的方式可以加强一些共鸣,实在很低的地方可以加些气息产生口腔共鸣,会感觉声音浑厚一些。但不管怎样,嗓音天生浑厚的人的发挥余地要多得多。

唱中音要多加以润色,包括吐词换气都具有美感,当然这又与感受唱功有关,中低音多听听“蔡琴”的吧。

TOP

很多歌手只注意句与句的细节,把演唱的细节单位放在“句”的上面,而不是在整首歌上。

把整首歌画一条起伏的线条吧,你会知道哪里该低调、哪里该高亢了。眼光放高一点,就像足球场上的位置感一样,盯着局部怎么打出长传进攻的有效配合呢?


除非有了一定的实力,否则别谈风格。歌手前期我赞成模仿开始,但不要单一,多唱各种风格歌手的歌,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一些共鸣、唱腔以及气息的初步体验,这是好事,到了成熟以后,加上自己的练声和感悟,再挖掘自己的风格是水到渠成的事。

演唱要投入,但投入是要有一个度的,不是要你“使劲”投入,过分伤感或喜悦,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有分寸的投入即可。比如有些类似的词:“……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我就见过唱得痛苦至极的人,那样就没有感染力了,反而觉得好笑。但我也见过一个真正失恋的朋友在卡拉ok唱这首歌,演唱的时候面无表情、唱得很平静,嗓音沧桑,唱腔演绎出来的那种无奈和孤独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这就是刚刚好的分寸,不需要抱头痛哭。但又有几个人随时能演绎这么到位的呢?这就要靠歌手的音乐感受了。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些朋友在模仿歌星时,不自觉的夸大了明星的特点,比如模仿张学友时,会过分压着嗓子做出那种怪怪的厚实的声音(那时张学友早期的一个特点,现在好像不多见了);在模仿张国荣时,会夸大他的那种大舌头似的靠后的共鸣;模仿王菲时更是那种让人觉得好笑的舌头打结的怪音。其实仔细听听原唱,并没有那么夸张。我就听过一个声音很像张学友的朋友唱歌,每次唱学友的歌的时候都没有把握分寸,后来我劝他多些本色,反而更像原唱了。其实有时候旁观者清,多请教朋友们的意见会很有好处。

另外,情感丰富的人唱歌会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绎得好。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阅历丰富。经历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彻。

TOP

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东西,呵呵!认为没有颤音就不够专业、不够拽。殊不知颤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没有颤音就不能唱好歌吗?

颤音,实质是用气息演绎歌曲的时候,强大的气流冲击口腔和鼻腔后部所产生的震动,小腹给予气息的压力产生了气流。我倒不赞成流行音乐一定要用这样死板的方式产生颤音,有些歌星通过喉结的抖动(刘德华)和嗓子眼的一紧一松(张信哲)“做”出了颤音。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种风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们也具有强大气流的颤音。所以,还是那句话,气息是根本。用了气息,自然会有气流的冲击产生颤音。对于流行歌曲,有些低调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样每个字都在气息上,有时似一种悄悄话,有时像一种无奈的叹息,不会有强大的气流支持你的颤音,这时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来修饰你的尾音,我认为流行歌曲的颤音表现不完全靠气息顶出来,有时候抖抖喉结,控制嗓子眼里的声音也未尝不可,只要整体在歌曲的氛围之中不受影响即可。

没有颤音的朋友如果铁定对颤音垂涎三尺,就从模仿开始吧——模仿救护车叫唤。好笑吧?这只是没有声乐老师在身边、一种自我揣摩的方法,当然不属于常规的声乐练习。发出“呜呜”的依次循环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让你找到抖动喉结的感觉,慢慢的吧“呜呜”的发音转变成“嗯嗯”的发音,再慢慢的转成“你~”的发音,再唱一些“你”结尾的一句歌……呵呵,这只是一种感受喉结抖动的颤音方式,与气息发声不一样,保准声乐老师看了会气死!但每件事都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揣摩,不妨试试。

最后再次发表一下我的观点,我们如果眼光放高一点,这段历史时期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也许再过5年后就不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了。何必为了没有颤音而苦恼呢?颤音虽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气氛,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愿意喜欢听一些质朴、纯洁的声音。所以,只要用心唱就好,也许你会更有特色。

[ Last edited by 纳兰容若 on 2004-12-26 at 22:16 ]

TOP

卡拉OK演唱有屏幕前的演唱和卡拉OK磁带伴奏演唱两种。卡拉OK录像带、影碟和磁带,绝大部分是录制的流行歌曲,因此,演唱卡拉OK也就是演唱流行歌曲。卡拉OK的演唱技巧属于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只要学好了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也就能很好地演唱卡拉OK。

选择适合自己的OK带及曲目

首先,要在音域上适合自己。每首歌都有它的音域,最高到什么音,最低到什么音,在选取的时候应该弄清楚。爱好者往往忽略这个问题,选择了在音域上不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因而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本着在音域上适合自己这一原则,选用适合于自己演唱的OK带和曲目。如果你还不大了解自己的音域,就要进行测定。在键盘上以“A”调为基准,向下唱,看自己最低能唱到哪个音,向上唱,看自己最高能唱到哪个音。记清楚自己的音域,记清楚自己最佳的音区,在选OK带曲目的时候,看这首歌的最高和最低音在哪里,用自己的音域去衡量,看是否合适。如不适合,即使自己很喜欢,也不宜选唱。

其次,要在音色和演唱风格上适合自己。人的喉头、声带和喉、咽、口、鼻等腔体的大小,都会导致发音音色上的区别。作为唱歌,大致有高音音色、中音音色、低音音色之分,从演唱方法的类型来说,又有美声演唱的音色、民族演唱音色和流行演唱的音色之分。

音色和风格有着一定联系。那么你的音色是怎样的呢?是抒情的还是粗犷的,是明亮的还是暗哑的,是适合于唱民间风格的歌曲,还是适合于唱舞厅风格的歌曲,是适合唱邓丽君的歌曲还是适合唱潘美辰的歌曲,是适合唱齐秦、王杰的歌曲,还是适合唱童安格、谭咏麟的歌曲。总之,自己的嗓子的特点是什么,在风格上靠近哪个歌星,就选用哪个歌星的OK带。

因此,在选择OK带的时候,除了音域上一定要适合自己,在音色上和演唱风格上也要适合自己。

学唱流行歌曲是从模仿入手的。但是模仿不是生吞活剥,或照葫芦画瓢,而应该学人之长,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歌星的演唱风格几乎没有一个是相同的。他们最大的长处就是充分发挥了自己嗓音条件的优势,在自身嗓音条件的基础上去创造最出色的演唱。他们都是你唱你的优势,我唱我的优势,各走各的路、各过各的桥,绝不跟在别人后面跑。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模仿入手,是一个现实的办法,只有自己发掘属于自己的特点,才有希望唱出来。

掌握好音准和节奏

卡拉OK演唱,节奏是第一位的。卡拉OK带不像乐队伴奏,演唱者必须以卡拉OK带为中心。演唱要和OK带伴奏的节奏吻合。如果要自由发挥一点,也不能脱离它的节奏搞自由,否则就会乱套。怎样才能做到与OK带的节奏吻合呢?第一,要熟歌。歌不熟,淡不上在节奏上与OK带吻合的问题。第二,熟歌之后,再关掉OK带歌的那个声道,用带子的音乐伴奏。节奏唱不准,可打着拍子跟着歌唱,直到唱得跟歌的节奏完全一样为止。音唱不准怎么办?一般在键盘乐器上听音阶、音程。自己弹或请人弹,跟着唱。用心听,不准就及时纠正。除了听音阶、音程外,还需要弹歌曲,开始弹一些简单的歌曲,用心听,跟着琴唱。在音不准的地方,反复弹,反复唱,直到唱对为止。

唱出韵味

诗有诗韵,歌有歌韵。没有韵味,如饮白开水,就失去了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情,是韵味的基础,风格是韵味的特点,语言与旋律结合的声腔的韵律是韵味的主要表现,感觉是演唱韵味的关键。音乐的本质是感情。歌曲的旋律、节奏、唱词都是人的感情表现的一种方式。呼吸方法和发声方法、唱法,都不过是表达歌曲的外在因素,而不是灵魂。方法再好,技巧再高,但演唱情绪“苍白”,那么,这种演唱,则是没有生命力的演唱。没有韵味,也不可能打动人。因此,演唱者在自己的演唱中必须注入感情,注入生命力,让自己感情的脉搏跳动起来,让自己的心灵之火燃烧起来,去感染听众,激动人心,演唱才有意义。

许多歌星很注重情感的渲泄。《我想有个家》是大家熟悉的歌曲,这是台湾歌星潘美辰之作。她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是很动情的。有一次她在进录音室录这首歌的时候,她要求把录音室的灯熄灭掉,而当她走出录音室的时候,眼眶都是红红的,说明她在演唱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由此,有人还以为她没有温暖的家。其实,她有爸爸、妈妈、哥哥,他们都很爱她,她有一个温暖的家。这说明,她在演唱时很“投入”,很动情地表达了歌曲。

动情的歌来自动人的生活,动情的演唱出自于动情的歌。台湾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两人都把对对方的爱深藏心底。有一天,当男友离开故土去美国求学的时候,女友仍然沉默着。可是当男友登上飞机即将离去的一刹那,她才忍不住狂奔而至。童安格听了这段故事以后,被这种深深的情感所动,于是挥笔写下了《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首名曲。当童安格含情唱到“你说要远行,暗地里伤心,不让你看到哭泣的——眼睛”时,声音沙哑凄厉,听了以后使人顿感一阵酸楚。这种声音的沙哑凄厉,正是演唱韵味的表现,充分表达了人世的生活之情。

要唱出韵味,还要注意掌握歌曲的风格。正因为歌曲各有风格特点,才有艺术和欣赏价值,才会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演唱者要善于区分和辨析歌曲的各种不同的风格。歌曲的风格及其演唱一般都具有地方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流行歌曲也不例外。地方性受地理环境特点、民间风情习俗、文化传统及方言等的影响。时代性也是影响歌曲风格的重要因素。30年代我国只有黎锦辉式流行歌曲,8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流行邓丽君的歌曲。由于时代的变迁,我国内地才有了流行歌曲的品种。直到80年代末,我国才诞生了中国自己的摇滚乐,从此给某些流行歌曲注入了新的风格特点。

运用好话筒

卡拉OK演唱、流行歌曲演唱都离不开话筒。话筒的灵敏度很高,哪怕是轻微的演唱、轻微的气息,通过话筒都能听得很清楚,因此,要求演唱者有控制声音的本领。做到自然而又有控制的演唱,遇到很强劲的声音,应该将话筒适当拉开。卡拉OK演唱,声音的感觉和控制需要通过话筒来练习和调整。因此,想演唱好,最好不要离开话筒练习,离开话筒演唱将又是一种感觉。卡拉OK演唱持话筒的姿势要自然而美观。应将手握在话筒的中部,太靠头太靠尾都不好看。以大拇指能按到话筒开关为宜。话筒要成为整个演唱表演的一部分,使话筒不仅成为唱的工具,而且成为演的工具,使演唱者形象更为生动活泼。

参加卡拉OK比赛并且要取胜,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赛前准备

赛前准备包括选定曲目、精心练唱、练好出台、争取实践。赛前曲目选得好,就为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曲目选得不好,参赛往往失败。曲目选定以后,如果是平时已练习好的歌曲,赛前要抓紧复习,如果是新选定的,一定要练得心中有数。在熟练以后,多用OK带音乐伴奏练唱。演唱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因此,出台给人的印象十分重要。台风是竞赛中评判的内容之一。台风包括出台的形象、气质和表演及退场,对于这些都要在赛前进行练习。在练唱完以后,重在实践。比如在本单位联欢会上,上台演唱,有条件的可在舞厅客串,或在卡拉OK厅演唱,使自己熟悉上台和在大庭广众之中演唱。

参加卡拉OK比赛,要准备好参赛服装。比赛前,要了解舞台情况、灯光情况、有没有面光、有没有底幕、底幕颜色等情况。参赛服装的颜色最好不要与底幕颜色重复。

比赛的舞厅灯光较暗时,服装以鲜为好,以亮为好。这里的“鲜亮”并非指的是大花大朵,而是鲜明透亮的意思,即灯光比较暗时,服装的颜色就不能灰暗,要求鲜明,要能把演唱者的轮廓清楚地显露出来。因此,白的、红的、米黄的等鲜明的颜色比较好。如果灯光比较亮,那么黑色就是很好的舞台服装颜色。服装的风格最好与演唱的风格一致,包括鞋子都要考虑到,整个看上去应给人美观大方、鲜明优雅的感觉。

2.选择参赛曲目

选择参赛曲目不能单纯追求曲目的新颖而忽视自己的特点。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去追求高难度,而要立足于完好地发挥自己所长。要选择自己有把握的拿手歌曲,不要选自己练不好,心中无数的歌,要选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歌,这样有利于唱得得心应手,不要选自己不想唱的歌。要选在调子上、音域上都适合于自己的歌,不要选那种高音唱不上去低音唱不下来的歌。要选在风格上和自己对路的歌,不选与自己气质相反的歌。

3.发挥自己的优势。

卡拉OK比赛是演唱的竞赛,发挥自己的优势十分重要。要力争唱得动听、动情、动人。

在掌握好音准和节奏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自己嗓音之长,注意应有的音长。如果你的嗓音是抒情类型的,唱潘美辰的歌,那么音色既要柔和又须醇厚;如果是演唱孙国庆的歌,如《篱笆墙的影子》,音色则须粗犷、刚劲。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还须掌握好歌曲的风格,表达好歌曲的语言语气,收好乐句的尾音,使声腔富于韵律,同时,唱法要得当,该用轻声则轻声、该用劲声则用劲声。

4.稳定情绪、争取印象分

在卡拉OK比赛关键时刻,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竞技状态。在赛前要休息好,精神要饱满,不要临赛时感到疲劳。候赛时要静心酝酿,要唤起强烈的表现欲望。上场后,心要像镜子一样平静,只等音乐响起。演奏开始后,要注意激起自己的情绪,迅速投入音乐之中。切忌杂念,杂念可能破坏临场发挥,导致一败涂地。

争取印象分,就是演唱者的仪表、气质、台风、形象要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一个好印象。出台时,要求神情自若、步履轻盈、洒脱自然。退场时要有礼貌,显得有素养。这样,才能征服评委和观众,博得满堂喝彩和雷鸣般的掌声。

TOP

呵呵,受用~
纳兰好辛苦了~加精了呀

TOP

了得呀,好!好!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