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家园
电台
搜索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论坛任务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小鬼论坛
»
╉时尚唯美╊
» 罗马沧桑数千载 采风丰富多变
【注册】获得论坛邀请码!
[提示]本站贴图请注意!
社区新会员朋友签到
诚招版主,欢迎加入社区!
【增加贡献】本站宣传贴
论坛之星评选[现金积分兑奖]
本站免责声明
本站专用QQ群
返回列表
发帖
原來如此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原來如此
当前离线
UID
7254
帖子
3
主题
3
精华
0
积分
2
威望
0
XG币
1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6
最后登录
2007-8-13
新生小鬼
UID
7254
帖子
3
积分
2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7-6-6 15:22
|
只看该作者
罗马沧桑数千载 采风丰富多变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勒令〉,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允许人民自由信奉。虽然后来即位的皇帝曾再度禁止基督教,但终是挡不住历史的安排。公元380年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且规定所有人都得改信基督教。对正教的迫害终于结束,但之前犯下的罪恶并未因此而被上天赦免,这是以庞大帝国的毁灭为代价。
狄奥多西皇帝在公元395年去世前,将罗马帝国分成两半,分别给他的两个儿子治理,东罗马帝国仍旧定都君士坦丁堡,而西罗马 帝国则定都拉文纳(Ravenna)。但其实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后,罗马就开始失去它的荣光。
虽然在这期间,罗马城里先后建造了几座著名的大教堂,例如存放着耶稣受难时走过的“圣阶”的拉特兰诺圣乔万尼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马杰奥尔圣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圣保罗大教堂(San Paolo fuori le Mura)等;也逐渐成为基督徒朝圣的目标,但好景不长,罗马的建设停顿,衰弱的军队已抵挡不住来自北方的西哥德人的一路进攻。他们3次包围罗马,被围困的城里瘟疫饥荒大作。
公元410年,西哥德人攻破罗马,大肆洗劫3天,罗马遭毁灭性的打击。
但灾难尚未结束,罗马又在公元455年被汪达尔人、公元472年被勃艮第人攻破。公元6世纪欧洲发生一场大瘟疫,经过这3次洗劫后,罗马从鼎盛时期的百万人口锐减到10万人,壮丽的神庙宫殿成为废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 灭亡,西方历史进入下一个阶段。
中世纪罗马见证教皇权力兴衰
位于意大利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是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也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位于意大利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从圣彼得大教堂俯瞰梵蒂冈市区,教堂前即是圣彼得
广
场
。
入侵的民族在占领罗马帝国的土地后,成立了一些国家,彼此间争战不断。但在信仰上都逐渐开始皈依基督教,并吸收文化程度较高的罗马文明。罗马城在西罗马帝国灭 亡后由教皇统治 ,其理由是,君士坦丁大帝曾发布勒令,将这片土地赠与教廷,但这份文件在中世纪被鉴定为伪作。
不过在公元751年,当时统治西欧的法兰克王国将罗马及附近土地赠送给教皇,确定了教皇俗世权力的合法性,于是在尘世也有了一座教廷国。刚开始时,教皇并非驻地在梵蒂冈,而是在拉特兰诺圣乔万尼教堂及宫殿里。在公元4世纪建成时,它是当时最大的教堂,直到公元1309年教皇移居法国的亚威农前,这里是历代教皇的官方处所。
罗马又经过几次异族的洗劫,人口持续下降,到公元9世纪时,甚至只剩下2万人。教皇实际统治的区域逐渐缩小,但在欧洲国家里,却仍具有极大的威望和影响力,因为那里多已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国家。
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二,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的最高权力属于皇帝所有;天主教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 权力集中在教皇手里。
分裂后不久,占领中东的回教徒禁止基督徒到耶路撒冷朝圣,所以教皇号召天主教国家,以武力收复被回教民族占领的耶路撒冷。
描绘十字军东征的马赛克壁画,骑士们在盔甲上画着十字以象征自己代表教会出征。
欧洲各国前后组织了8次东征,骑士们在盔甲上画着十字以象征自己代表教会出征,只是讨伐的对象并不只针对回教徒,甚至也攻击同样信奉耶和华的东罗马帝国和远在北非的埃及。8次十字军东征历经 200年(1096~1291年),最后以失败告终,却种下了基督教与回教世界互相敌视的历史宿怨。
随着时间的推进,教皇与国王间的势力互为消长,公元8世纪时,教皇为国王加冕,为其王位添加神圣的合法性;到公元13世纪末,十字军东征结束后,转变成国王为教皇加冕。教会在俗世的权力逐渐缩小,但贪腐骄奢的风气却越来越严重。十字军东征结束不久,教皇就因与罗马贵族在俗世权力上起冲突而将教廷迁至法国南部的亚威农。
教皇不在的60余年间,罗马到底改变多少?不得而知,只知道,当后任教皇回到罗马时,发现原来的教廷所在拉特兰诺圣乔万尼教堂已被付之一炬,才将新的教廷所在地定在梵蒂冈。
文艺复兴洗礼 罗马改头换面
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帝 国灭亡 前,大批文人艺术家从君士坦丁堡逃到意大利半岛,带来了保存在东罗马帝国的古罗马文化,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当时罗马已沦为次级城市。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其实已经停止建设了,虽然古典时期的废墟还矗立在市中心,基督教合法化时建造的教堂也还矗立在郊区,其它地方还散布着破旧的民宅,但公共建设年久失修、市容残破不堪、4万相对贫穷的人口,根本无法与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等在文艺复兴时富裕的意大利城市相比,更别说昔日作为世界中心的辉煌了。
教皇选择罗马为教廷所在地后,决定将它改造成一座符合歌颂上帝荣耀的城市。
一个伟大的都市更新计划除了兴建梵蒂冈作为教廷所在以外,还包括修复古典时期建造、但至今尚可使用的公共设施,如引水道、桥梁、城墙等;整修废弃的神殿纪念堂,改为教堂、行政中心或堡垒,例如,将万神殿改为圣母教堂,将哈德良皇帝建的纪念堂改为堡垒(就是有名的天使堡,它其实是帝王陵寝);将最初作为卫城的卡毕托山丘划为市政府所在地,以及将原本弯曲狭窄的街道打直拓宽,使之连接各个朝圣点,方便朝圣者来往各教堂参拜。
这个浩大的改造工程持续了1个世纪,决定与设计的年代刚好迎上文艺复兴的成熟期,多位大师先后接续部份工作,的确将罗马改头换面,一扫中世纪破败阴暗的景象,虽然罗马在各个城市中仍属小型,但它作为精神中心的这块招牌已经成功的凸显出来。
兴建梵蒂冈 罗马成为宗教圣城
马杰奥尔圣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经过自基督教早期至巴洛克晚期无数次改建,融有各时代的建筑风格,以华丽的镶嵌工艺闻名。(Getty Images)
罗马在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建筑莫过于梵蒂冈的兴建了。梵蒂冈原来是山丘的名字,公元初年,在那附近建造了一座长形赛车场,后来成为早期基督徒殉道的地方,所以也形成了墓葬区。
耶稣的门徒彼得就是于公元 64年在此被倒钉在十字架上,死后也被埋在此处。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合法化后,将原先盖在圣彼得墓上的小龛拆除,改建一座大教堂,命名为君士坦丁大教堂。它成为朝圣者首选的朝圣地。
这座教堂在千年之间,历经多次的天灾人祸的破坏与整修,到文艺复兴时期已摇摇欲坠。教皇决定将这座可能随时倒塌的教堂拆除,委托当代著名的建筑师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设计一座新的宛如通向天国之门的教堂(据说圣彼得掌管天国钥匙)。
1506 年大殿奠基,布拉曼特不久后即逝世,拉斐尔(Raffael)、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贝理尼(Bernini)等8位大师先后接任。工程断断续续进行了将近170年,等到全部完成,欧洲已经进入巴洛克时期了,所以大殿及广场上的装饰也带有巴洛克风格。由于梵蒂冈建筑群的费用过于庞大,教廷无法独自负担,便向全欧洲社会贩卖赎罪券并征收朝圣献金来筹款,如此种下了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前因。
自从耶路撒冷被回教徒占领后,罗马就成为基督徒朝圣的首选之地。朝圣的目的是借着艰苦的旅途,忏悔自己的罪过并祈求精神上的重生,传统上以参拜罗马7大殿为一完整的朝圣行程。
为方便朝圣者而开辟的道路网系统也蕴含着精神上的意义,它以圣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为中心,开辟了5条如星形的放射道路连接其它教堂,用来象征圣母(天主教以海星象征圣母);并使之与另外两条路垂直相接,形成十字形,用来象征罗马作为宗教圣城的地位。
朝圣者休憩广场众多 风格各异
除了便利的道路系统外,还要设计给朝圣者中途休息的地方——带泉井的广场 。这项工程显然是最后进行的,因为完成后的广场 大多具足巴洛克甚至更稍后时期的风格。罗马的广场众多且各具独特风格,除了形状各异以外,在广场中 央大都竖立一座纪念性建筑,并设置水源供行人马匹饮用。
坎皮多利奥广场(Piazza del Campidoglio)上的建筑与地面几何图案装饰的杰出设计,是出自于米开朗基罗之手,这里至今仍是市政 府办公的所在地。
纳沃那广场(Piazza Navona)是著名的巴洛克式广场,是古时的竞技场改建的。(Getty Images)
纳沃那广场(Piazza Navona)是著名的巴洛克式广场,是古时的竞技场改建的。 广场中[color =black]央立着公元前从埃及运来的方尖碑,底座是贝理尼的喷泉雕塑「四河」,另一侧的喷泉雕塑也是他的作品。这是个封闭式 广场(就是广 场四周都被房屋围绕),据说以前举办庆典时,曾将四周房子底层用木板围上,将水注入广场,让市民在水上划船进行水战,观众就从四周的楼房里观看取乐。
特莱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以许愿池闻名当世,是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喷泉背后是雄伟的宫殿,设计师萨维巧妙地借景,使喷泉与宫殿融为一体。(Getty Images)
有着大台阶的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建于18世纪上半叶,因为旁边的西班牙大使 馆而得名。特莱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以许愿池闻名当世,是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它的装饰花了30年,在18世纪下半叶才完成。这两个景点因为电影《罗马假期》而名闻遐迩。
波波罗广场(人民广 场,Piazza del Popolo)的兴建已经落在19世纪的早期,广场呈椭圆形, 中央立着方尖碑,两侧建有两座双子教堂,在没有铁路的年代,它是人们进入罗马的大门。
永远岁月刻痕 令人反思
1871年意大利统一,罗马成为首都。之后又历经战争与独裁,有过辉煌与失落。
今日的罗马宛如一座大型博物馆,里面珍藏着本次西方文明的点点滴滴。罗马号称「永远」,但旅人身置其中,感受到的却是一个看得到时间流逝的城市,多少风流人物来了又走,多少心血付出,为打造一座世界首都、精神王国而努力、而执着的这一切,瞬间的辉煌,转眼又是空。人自己得到的又是什么?面对岁月的痕迹,人会不自觉的问自己,何为永远为何而生又为何而活?罗马是人类的文化遗产,保存文化遗产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使人得以从历史中反思吗?
收藏
分享
小鬼论坛
小鬼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小鬼
当前离线
UID
1
帖子
3393
主题
569
精华
4
积分
3674
威望
158
XG币
102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55
来自
小鬼论坛
在线时间
7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0
最后登录
2012-3-13
管理员
UID
1
帖子
3393
积分
367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768 小时
2
#
发表于 2007-6-10 18:29
|
只看该作者
小鬼论坛
很美
可是今生可能都难得去一次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是有遗憾的,因为遗憾,我们才生活在一种错过的美丽里……
TOP
返回列表
╉杂谈随感╊
╉生活元素╊
╉网络电台╊
╉网络地带╊
╃人物札记╊
╉疯狂水吧╊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