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论坛's Archiver

尘起缘飞 发表于 2006-10-18 13:28

老闸口--龙江夜话

老闸口是大码头的一处旧地名,位于原都会桥东,商会街中段的南面。
所谓老闸口,实际上就是因为这里曾有一座沟通南北的活动木桥而得名。那时大码头东连仪扬河,西接泗源沟入长江,大船过境到这里,要将木桥拉开放行,成了一道关卡,故为闸口。这里河道宽阔,两岸为大块青石砌筑而成,石与石之间有铁铸燕尾榫连结,靠桥段还有铁栏杆,石阶码头有序分布两岸。河岸排列着房屋和店铺,最近离岸边不足一米,船行于河上如过巷,故旧时商会街又被称为"水巷子"。
  旧时老闸口是大码头繁华地段之一,众多船只舶于此段码头装卸货物,提篮小卖的人们向码头工人兜售小吃、烟卷等。来往于木桥上的人很多,大多是来此地烧香、敬菩萨的香客,老闸口南有天花府、观音庵、城隍宫等庙宇,北有关帝庙、火星庙、土地庙等。那时天花、麻疹病还很多,大人怕小孩染上,都要来求天花府砂、痘二神保佑。那终目焚香的袅袅烟雾,悠悠古刹钟声、诵经声给这小桥流水的画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老闸口最热闹的一天。各地人涌到这里观看端午龙舟比赛,那时鼓乐喧天,喝彩声不断,老闸口人不出门,只要坐在家里,或站在窗口就可大饱眼福。这里的夜晚恐怕算是大码头的又一特色景观,明月高悬,众多船上的桅灯如嵌在星夜的星……
  迎江河由于通江,一潮来一潮去,河水清澈。众多商船有序泊于两岸,每天早晨有摇铃的小船收取船上粪便、垃圾,河水十分干净,人们在这里担水、洗菜、漂衣,大码头人享受着这条大河的恩惠。但由于这里地势低洼,每年都有水深到膝,成了名副其实的水巷子。
  历代政府对城南的水道也颇为重视,常拨款兴修,但由于地方官员腐败,往往敷衍了事。一位老从讲述了一段昔日修城南金斗河的往事:在清挖该河时,由于钱粮被地方贪污,不能如数发放给民工,民工消极怠工,将泥土从上向下铲了一遍推向河底,看上去像新挑过,实际反淤塞了河床。当地一文人见状,写了一封打油的举报信给上面,"仪征古名叫真州,挑起河来像阴沟,鲥鱼鲤鱼游不进,尽钻黄鳝与泥鳅。"上面见信派员来查,地方官员贿赂来人,最后不了了之。大码头在享用大江恩惠的同时,也历经了洪水的磨难。
  1954年大水过后,迎江河入江口被封闭了,1958年大跃进拆除了古老美丽的大型石拱桥--都会桥,老闸口也难逃厄运,改成涵洞,给大码头带来灵气的迎江河彻底废子,这是历史留给仪征人的遗憾。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