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论坛's Archiver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6-2-16 11:49

站在下游的老子

近日睡前,翻阅春秋史稿,在厚厚的典藉中,看到在春秋时期楚国灰暗的天空下,苦县厉乡的凄风苦雨里,一位姓李名耳字聘的老子出生了。他怀在妈妈肚里整整72年才出生,一落地便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人们称他为“老子”;一懂事便站在一条小河的下游,人们称他为“智者”。

    每每想到老子,眼前总是出现一幅画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头,一袭青衫,长髯飘飘,站在一条小河的下游,发出神秘的微笑。他笑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之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在他的《老子》中不经意间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大海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就是因为大海甘心呆在一切河流的下游。假如大海也私心膨胀,老大自居,总想跑到小河的上面,小河就决不会奔向大海,大海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一切河流的中心。要想成为万民之上的领袖,就必须站在万民之下;要想成为众人的带路人,就必须把自己摆在众人的后边。如果自己把自己看在万民之上,百姓是不会拥护你的;一味地把自己当成了不起的领袖,百姓就不会买你的帐。因为能够治理天下的,是天下人必须遵循的规律,而不是暴力。要想天下人都争不赢你,你就必须不与天下人争……老子不愧为我国古代思想第一人,他智就智在能预料到两千多年后的今人仍然习惯于“处上”、仍然在理事中出现偏差,预料到后人轻而易举违背了“自然无为”法则:既想成为一切河流的中心,又要跑到小河的上游;既想成为万民之上的领袖,又不站在万民之下;既想成为众人的带路人,又不想做众人的仆人。

    老子乃古今的大智者,他一生痛恨阴谋,却又被人说成是阴谋家;他一生讨厌权术,而专讲权术的韩非子却向他取经;他咒骂一切统治者,而历代统治者都向他讨教治国的方略。老子是矛盾的,所以他选择了“无为”,更选择了“处下”。怀想老子时,总觉得他在2000多年前的隆冬雾凇里,站在小河的下游,向着21世纪的芸芸众生微微发笑。是的,老子是大智若愚的哲人,其“愚”在“处下”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他的“下”也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里的下,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里的下,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里的下,同样也是“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里的下。这也是老子所推崇的“道”,是各种物的运行规律,是每个人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遥望2500多年前的“处下”,其思想仍光芒万丈,今人确实应该静心地领略“处下”的睿智,不管是位高权重者,还是某个专业的领军人物,抑或是论坛的佼佼者,都要像老子一样,静静地站在小河的下游,身处下而心在上,注视眼前的世界,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做一名处下的思想者。



:emot17: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