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论坛's Archiver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11-26 21:19

美女是怎样炼成的

不经意之间,满大街都是美女帅哥了。美女这个称呼大概是这个时代被演绎的最为广泛的一个词汇了。过去上学的时候,只有班花、年花、校花才能被如此称呼,而这个称呼也似乎是褒大于贬。而现在呢,无关相貌,只要荷尔蒙分泌的足够多,便会有人将美女这个称谓劈头盖脸地砸在你的头上,让你不知所措,结结实实地体验一把什么叫做茫茫然。

波涛胸涌胸大无脑的被称为美女,放浪形骸野蛮成性的被称为美女,孤芳自赏手拿指南针都找不着北的被称为美女,用下半身写作还捡了便宜卖乖的女性作者被称为美女作家,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为国捐躯完成采访任务的被称为美女记者,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把自己塑造成花瓶的被称为人造美女……

朋友说遇到一个女人,如果不漂亮就说她可爱,如果不可爱就说她有气质,如果没气质就说她温柔,如果她不温柔就说她善良,如果不善良就说她贤慧,如果不贤惠,干脆直接叫她美女算了……

够了,够了。

这恐怕是这个时代最大无当和最不负责任的演绎了。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11-26 21:20

说点正经的吧。

只要提到美女,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不是我的原创词汇,不知道从哪朝哪代开始便已经在市井间流行,而我在穿开裆裤的年纪已经知道了。

沉鱼指的是西施。那是一个接近于“小芳”式的村姑,在中国农业发展比较早的吴越地区从事纺织行业。经常看见的场景是西施姑娘常常去就近的池塘或者河边“浣纱”,后来的词牌“浣溪沙”大概来源于此,说的通俗点,就是在水里漂洗纺织出来的麻布。但是,西施实在长得太美丽了,一旦她踏入水中,连鱼儿看见她都觉得自惭形秽,这可人儿只看得鱼儿心跳加快、身体失衡,沉到水底了。

落雁说的是王昭君。昭君久在宫中,要想得到皇帝老哥的宠幸,必须要向画师行贿才行,怎奈囊中羞涩,加之性情耿直,并没有给画师提供“好处”,以至于那个叫做毛延寿的画师故意将她画成了一个丑八怪,也因此汉成帝最终选定了送昭君出塞和亲。在旅途上,昭君一曲琵琶曲,荡气回肠,千回百转,天上的大雁听到了如此哀婉的乐声,再看看地上那美丽的人儿,伤心得忘记了翅膀,竟然从空中直落了下来。

闭月则是最早发明三角恋爱的貂蝉女士干的好事。貂蝉女士周旋于盖世奸雄董卓与超级帅哥吕布之间,据说有一次她去拜月祈福的时候,光艳照人,连云中的月儿看见之后都嫉妒的要死,一气之下躲进云层了。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11-26 21:20

羞花的典故没的说,说的便是那个古代有名的舞蹈家杨玉环女士。那是一个肤如凝脂、体态丰盈的女子,梅兰芳先生的代表曲目《贵妃醉酒》就是说的玉环女士醉卧百花亭的故事。梅先生那著名的“卧鱼嗅花”的姿势将杨玉环优雅的丰姿发挥到了极致,贵妃慵懒懒地低下头来闻花的芬芳,那举手投足,便宛若在水中游弋的鱼儿,以至于花儿们触碰到她温润如凝脂的肌肤,都惭愧地往叶子里钻。

美则美矣,四大美女几乎将中国人能够想象的到的美女的美演绎到了极致,美艳的无以复加。

但是如果以为四大美女便是完美无瑕,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西施脚大、昭君肩平、貂蝉耳小、玉环狐臭,所以才会有西施长裙曳地,昭君长袖善舞,貂蝉长发飘飘,玉环华清池芙蓉出水。

如果以为四大美女单单凭借倾城一笑的美丽在浩瀚的长河之中为人称道,那就更错误了,在年月更替之中,无数个红颜刹那间老去,她们的容貌并不逊色于为人所熟知的四位佳丽。

褒娰烽火戏诸侯,李夫人倾国倾城,扬州城秦淮八艳才艺双全成就非凡,陈圆圆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中国从来都是一个美女世代层出不穷的国度,没有让人惊叹的过人之处是万难青史留名的。

说到西施,总会有一大堆的典故浮现在文字之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东施效颦”……。花开花谢,红颜易老,西施那经典的姿势。捂着胸口缓步走过街头的姿态,总是让人心生怜爱之情。连年的战乱、水深火热之中的乡亲、虚度的青春岁月……如此这般,在那样一个温柔的女孩子的心中,如何能够释怀?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11-26 21:21

想的事情那么多,一颗柔弱心脏,怎么能够承受如此多的不可承受之重?于是西施只好每天里“捧心”,一幅弱不禁风、病恹恹的样子。却不想,这样的姿势被本村的另外一位东施姑娘看见了,觉得非常优雅,也模仿起来了,只是远远不及西施那样妩媚动人。

也正是这样的姿态,让天下的那些男子着了迷,男人们只要一看见那深藏在魅力身躯里满是伤痕的心,秋水般清澈眼睛中无限的爱与哀愁,便会如同深海里的鲨鱼闻到了血腥,饥饿的野狼突然看见了一只小绵羊一样,迫不及待地扑了上去,只为解开她心中的那个柔柔的结。随着她面容的悄悄绽放,男人们怜香惜玉的本性也在瞬间激发,从此后,死心塌地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呵护在她的左右。

如果说西施姑娘以柔美取胜,那么昭君女士则是因智慧让人怀念。据说当年汉成帝后宫佳丽三千,每日里宠幸哪位妃嫔完全依赖宫廷画师的画像。既然昭君无法给那位姓毛的画师提供银子,自然顺理成章地被画成了一个丑八怪,也就有了后来的昭君出塞。

昭君最终出塞成行,据说是昭君主动提出的。这或许是后人对昭君冠以聪明睿智以及在大事情上顾全大局的评价的原因所在。想一想,与其在后宫中眼睁睁看着红颜老去,莫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寂寞到死总不如另闯一片天地来的痛快一些,即便是其间的艰辛、个中的滋味并不为我等所知晓。

若果真的如此,真的好生敬佩昭君的果敢与勇气。

在一个男权的社会里,常常如此的。男人打不赢战争,便会利用女人来和亲,只不过为了换取双方短暂的和平。书上说,和亲有它的进步意义,对于推动民族团结、民族交流、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是谁在意和考虑过当事人的感觉呢?

真的让人向往“以人为本”的社会。

昭君挺身而出,毅然告别故土,踏上西去的征程,黄沙漫漫,不知道会令多少男子动容,也不知会让多少男人汗颜。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11-26 21:21

一曲《胡笳十八拍》,婉转幽咽、如泣如诉,虽然出自女儿家之手,却也荡气回肠、大义凛然。多年以后,流离番邦的蔡文姬为这一阕《胡笳十八拍》填了词,使得其得以千古流传,于是人们便记住了昭君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闭月的貂蝉或许是史上最会勾引男子的美女之一。

看看她在经历不同、年龄不同、相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两个迥然不同的男子之间游刃有余,便会知晓貂蝉的不平凡。

董卓是一代奸相,为人狡诈多疑,老于世故,在宦海沉浮许多年,见识非凡,而吕布则是史上最帅的男子之一,勇冠三军,血气方刚的硬派小生。能够在两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男子之间做到滴水不漏,何其之难。

一想到貂蝉,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狐媚”,的确两者之间有着相通之妙。

一方是位高权重、狡诈多端的老狐狸,一方是威风凛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生,没有几分狐媚的本领,万难将三十六计的“反间计”运用的那样炉火纯青。

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女子,貂蝉算是一个了。

《三国志》之中,将貂蝉刻画成了一个羞答答若初绽玫瑰、柔弱弱惹无限爱怜的小女子形象。想一想,那不经意的温柔便是对付男子最好的杀手锏,当一个举手投足便千娇百媚,偶一邂逅便小鸟依人的女子活生生地伫立在你的面前的时候,那眼神、笑容、语言以及性,便会如同利剑一样直插入男人的心腹之地,万难回避。

当然,柳下惠除外。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11-26 21:22

杨玉环自缢于兵荒马乱的马嵬坡,尽人皆知。

这样一个在那个年代足矣做奶奶的四十岁的女人还能让才德兼备的明皇李隆基“三千宠爱集一身”,在现代人的眼光中,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了。

据说,玉环死后,唐明皇“上穷碧落下黄泉,四处茫茫皆不见”,因而做《雨霖铃》,不得不让人感慨和叹服。

四大美女之中,最接近现代人爱情观的莫过于杨玉环与李隆基了。李隆基是一个卓有成就的音乐家,据说“梨园弟子三千”,而杨玉环舞蹈非常出色,这样的搭档算得上是相得益彰了,也最有可能找到共同语言。

相传《霓裳羽衣曲》便是明皇作曲,玉环编舞,据说杨玉环担任领舞的角色,场面在当年异常火爆,丝毫不亚于当今的走穴明星们。以至于当时的大音乐家李龟年、谢小蛮这些人都心悦诚服,就连目空一切、旷世奇才李白先生都对杨玉环的音乐才能佩服的无话可说。

如此有才华的女人是很容易吸引男人的,也最容易在那些真正的才子之中找到知音,李隆基算得上是杨玉环平生的知音之一。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11-26 21:22

杨玉环虽然最终香销玉殒于荒凉的马嵬坡,但是我想此生已经足矣,起码大半生的岁月与那位“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才子皇帝在一起了,而那些史上的名才女薛涛们不是所托非人便是身不由己,大多落寞一生,让人只留下一声叹息了。

细腻、智慧、温柔、才气大概是四大美女能够几千年来为看客们津津乐道的美丽的所在。或许,美丽未必要不可方物,但是总要有特色才好,真正的美丽不是拼命化妆和整容来的。

一幅漂亮的面孔,固然会招来蜂拥而至的回头率,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审美疲劳”,说来说去,美女不仅要美容,更要美心才是。

水岸河边 发表于 2005-11-27 21:24

做女人难,做漂亮女人更难,做RT漂亮的女人难上加难。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