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论坛's Archiver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05-8-15 00:34

评《上善若水》

[color=Navy]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上善若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高的道德境界,其实也就象水一样,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以水比喻最高的道德境界,虽然只是一种比喻,却十分自然和贴切。《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是说,具有很高道德境界的人,性情往往象水一样。水滋润万物,有利于万物的生长,但却不与万物争夺什么。水经常流淌到卑下污垢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众人所讨厌而不去的。

      正因为水有这样善于处卑下而润泽万物的品德,以及消失自我而不显功业的精神,因此水的天性接近于道的境界。[/color]

绿茶 发表于 2005-8-15 23:51

绿茶 发表于 2005-8-28 13:01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老子》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里的上善的上字,是代表了古代君主的意思.所以上善若水,旨是在为残暴的统治者做一个善的导向。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水的柔性是怎样的呢?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绿茶 发表于 2005-8-28 13:01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是万物之源。水在行不言之道,它不但有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胸怀,又有坚定不移的顽强不息、回归自然的百折不挠的斗志;还有因势利导、顺应客观环境为而不争,甘居下游、灵动活泼的战术。
要有水往低流的低姿态
要有中流击水的挑战力
要有柔情似水的亲和力
要有海纳百川的大气概
要有推波助澜的奉献心
要有静如水面的好心态

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老子用以阐述道教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水的不争在于它的柔它的弱它的自上而下的本性。无论高处有什么样的无限风光,它只是淡淡而过,顺其自然地向下处而去。涓涓细流不贪恋仙境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河大江的怀抱;蒙蒙细雨静静地滋润干涸的土地。向下,退让,有形,无形,这就是水的性格。它帮助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夺名利。

然而,天地万物从来都是否极泰来,水也不例外。水最大的道在于,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用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蒙蒙细雨会变成狂风暴雨,涓涓细流会变成滔滔洪水,滴水可以穿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水的这些特性显现出来时,万物众生便无力与它抗横,它达到了争的目的。柔弱的向下的不争的水转化成势不可挡的凶猛的水。

由此联想到做人。那些大事小事与事无争、超然度外的人,一般被视为软弱的呆傻的平庸的人。其实不然,与世无争的人不会轻易的被名利左右和金钱诱惑,在一段时间里他们也许一无所获,但最终他们会得到道德和良心的丰盈,还会拥有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生活状态。

我是你的鱼 发表于 2005-8-28 16:29

说的好,都好,做起来好难啊!

我心总有苦闷无解。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