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太好太好的谈话,女孩子必看
我觉得整件事情里最可恨的应该是亚平,如果他够刚性有担当,不愿意让自己老婆受委屈,再恶的婆婆和大小姑子也没地方撒野。我父亲是从山东农村参军的,对我奶奶非常孝顺。他也是家中长子,下面有弟弟妹妹,两个妹妹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但是他没有因此让我妈妈受过半点委屈,他是怎么做的呢?我爸爸四十多年前和我妈结婚时,是战争时入伍的干部,又上过大学,三代贫农,根红苗正呀,真是又红又专的典型。而我妈妈虽然聪明美丽,但是是资本家出身,所以当他们婚后回我父亲家乡探亲时,我妈妈还是有点担心的,怕受气怕受委屈。但是我爸爸的表现让他完全放下心来。
我妈妈是江南水乡的女子,身材修长苗条,非常纤弱,不符合北方农村的审美标准,于是她的两个小姑子就在婆婆耳边嚼舌头,说我妈妈身体不好,恐怕将来生不了娃娃。我奶奶就给我爸爸学了舌。我爸爸大怒,但又不好说我奶奶,就当着我奶奶的面骂我两个姑姑:"我就喜欢她那样儿的,女同志身体弱一点儿有什么不好?读书人就该长成那样子,要是她长得粗手大脚,和你们一样,只能在田里干活儿。"吓得我奶奶和姑姑大气儿不敢出。看见了吧,我爸够大男子主义吧,但你得看他的劲儿往哪儿使。
北方农村的厕所非常脏,尤其是四十年前,我妈根本不敢去,于是我爸爸找了个盆儿让她在屋里解决,完事后特别坦然地拿出去处理。遇到我姑姑,她一惊一乍地说:"哥,你是大干部哩,怎么能给她端屎倒尿?把她惯的。"我爸爸一听,就把手里的盆儿递过去,说:"噢,你说我不能去,那你去吧,她是你嫂子,长嫂如母,你倒是应该的。"我姑姑当时就傻了,只好去给我妈倒便盆,从此不敢再多嘴。
我爸爸当时在十里八村极其有名,大家都把他英雄看,所以来的人很多,我奶奶家里人觉得我父亲绝对算个人物了,我妈妈嫁给他是天大的福份,做牛做马都是该当的,所以话里话外的总想压我妈一下。结果有一天我爸爸酒后吐了一回真言,他喝多了酒后,当着许多人的面儿,醉醺醺地说:"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娶了这么个有文化又漂亮的老婆,当年想娶她的多了去了,全比我官大,她单单跟了我,我就是掉了脑袋也不能让她不痛快,除了我妈,谁要是让她受委屈,以后就不用在我面前开口了,我不认识他。"大家全愣住了,虽然我奶奶被授予了让我妈妈受委屈而不受制裁的特权,你说她敢不敢用?你说我爸爸当年有没有喝醉?
就是这第一次立好了规矩,以后的麻烦事儿就少多了。就算有点小波折,我爸爸都是旗帜鲜明地站在我妈妈一边。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家的矛盾非常少。为什么,结了婚就是两个人过日子,婆家亲戚说到底都是外人,只要自己家里人一条心,哪有外人说话的份儿,就算说了只当没听见就是了,我爸爸就从来不允许外人对我们家的事说三道四的。他是孝而不顺的人,对我奶奶是好吃好喝好照顾,但是绝不拿老人的话当圣旨,他说得很明白:老人懂什么?她糊涂你不能跟着糊涂。至于弟妹,懂事守规矩的话,能帮他一定帮,有非分之想或是挑拨是非的,立即打发走,绝不容情。所以没人敢在他面前说我妈的坏话。
我觉得,老公的立场太重要了,他要是真心想解决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关键就是他爱不爱你,想不想为你出头,那种装缩头乌龟,看老婆受委屈装看不见的委琐男,有多远就该滚多远。至于那种帮着自己家里人欺负自己老婆的人,趁早离婚,让他们家断子绝孙好了。
所以我才不信什么夹板气之类的鬼话呢。做男人连自己老婆都护不住,还能成什么事?我爸爸就是一个很有担待的人。他出自农村,但从不纵容农村亲戚的坏习惯,他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你在乡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到我家就得守我的规矩。他也不要求妻子儿女迁就他们,因为他觉得妻子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凭什么迁就别人。一个人在自己家里还要迁就别人,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所以老家来的亲戚有的时候虽然过分,但我爸一瞪眼就都不敢出声了。我们也没觉得生活受到太大的困扰。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象亚平还有那个什么夹板气,我只觉得他们活该,这种人,不能适应城市生活,总用自己的出身做借口,就该在农村娶妻生子,根本不该出来祸害别人还装出一副委屈样子。
还有,帮助别人应该量力而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我爸爸对亲戚的合理请求一般是满足的。他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俭朴,支援子侄辈读书,但他从不要求妻子儿女放弃生活享受帮助别人。我姑姑抱怨我妈妈一件大衣够她们一家生活几个月。但我爸爸绝不因此觉得我妈妈应该不买这件大衣而把钱给我姑姑,用他的话来说,你吃穿都有,孩子上学我也出钱了,你管你嫂子穿什么呢?一个人一个命,你不用和她比,你也比不了,不能搞绝对平均主义。
我不反对找农村出身的老公,但我反对找农村出身家境奇差欠了一屁股人情债的老公,因为如果他上大学的费用是全家甚至全村人凑的,兄弟姐妹为了供他读书出去打工甚至辍学,这时你就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了,这种情况下不能不帮,否则就是忘恩负义了,建议大家不要没事儿找事儿,这种事儿真的找了就得认命。
还有,最讨厌男人用什么我们那儿的风俗就是这样的借口说事了。什么叫风俗,一个地方可以有一个地方的风俗,离开这个地方就别说什么风俗之类的屁话,否则只能惹人家笑话。少数民族在家乡还可以抢亲呢,到城里你试试,打不死你个臭流氓!!! 帮着爹妈兄弟用风俗来压自己老婆,纯粹一个二傻子。 还有脸说什么别人不尊重你们,瞧不起农村人,要知道,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别说老婆不遵守你们那儿的风俗不能算是侮辱你们家人,就算是侮辱了,怎么着,你们活该。 我以前看有些帖子里还说他们那儿媳妇过年要给公婆和别的长辈磕头,还有的甚至全村的长辈都得磕,媳妇不愿意磕,老公还不高兴,觉得她不尊重自己家人,我觉得这种人就是欠揍,我们家的人骨头都硬,从来没有晚辈要给在世的长辈磕头的习惯,就是去世的长辈,也得看是不是对我们有恩有义,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让我们下跪的,现在就因为结婚了,就要我跪不相干的外人,我要是敢跪,我爸爸肯定大耳光抽我。 为什么,太贱了。
山东农村的风俗非常岐视妇女,正式场合妇女小孩是不能和男人一起上桌吃饭的,只能在厨房里吃。但是我爸爸带我妈回家探亲时顿顿让我妈和我奶奶一起坐上席,为什么?风俗是人定的,人就能破它,我爸就是这么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法律还只能考虑善良风俗呢,不合理的风俗必须要破,谁要是是死抱着这种风俗说事儿,谁就是找抽呢。
乡下亲戚到我家,我和我妈不仅上桌吃饭,而且要是轮到我妈做饭,她不解围裙坐在桌旁谁也不准动筷子,这是对主妇起码的尊重,什么是风俗,这就是我们家的风俗。 我姑姑开始看不惯,我爸爸说你爱在厨房吃现在就到厨房里蹲着去,没人拦你,我们家是很自由的,你要是不去就坐在这儿老老实实地吃你的饭,别没事儿找事儿。 所以我觉得什么婆婆小姑子难处呀,事儿多呀,都是被惯出来的,没人理她看她还敢多嘴? 反正这么多年来,我是没看见谁敢找我妈的麻烦,都被我爸爸镇住了。
还有一个借口也很讨厌,就是男人对老婆说:"在外人和我家人面前你得听我的,你得多干活儿,就当你给我面子了。"我爸爸就瞧不起这种男人,他说军人的面子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是拿命换来的,在外面装熊在家里欺负老婆那叫什么面子??? 当然这一点要诸位姐妹的猪效仿难度是大了点儿 ,但可以引申为男人的面子是挣钱挣来的,出成果挣来的,干工作干出来的,反正随便你怎么折腾,别回家来找面子,别说面子,脸都丢光了。在外人面前得给他面子,在他家人面前又得给他面子,你自已的面子呢,还要不要脸了????
我爸爸戎马一生,在外面挣足了面子,可我从来没见他回家找过面子,该干嘛干嘛,对我妈的话那是言听计从,用他的话来说,只要不影响工作,有什么原则可言?我们都知道有人背后说他惧内,那有什么????我爸说讲这种话的人都是土包子, 他才不是怕呢,他就乐意这样,谁也管不着。其实部队里的风气有时候是不太好的,轻视女同志特别是家属的情况和口头语都是有的,但谁也不敢在我妈面前流露出半点轻视,为什么,我爸爸的态度在那儿放着呢:不给我老婆面子就是不给我面子,不对,比不给我面子还严重。 所以这么多年,从上到下,我妈没受过别人的气,她连说话都没有大声过,可是别人照样得平心静气地听着。所以说,有些女人抱怨说丈夫的朋友和家人不尊重自己,那是因为你自己的丈夫本身不尊重你,别人才敢跟着踩你。 这种情况,必须回家找根源去。
其实我觉得如果男人能够懂得心疼尊重自己的妻子,家庭气氛会特别的好。我公公不是坏人,但比较粗暴自私,婆婆却是懦弱良善,没少受公公的气,我老公性格综合了他们两个的特点,比较火爆但是善良,特别心疼我婆婆,但他非常不喜欢自己家的气氛 。他第一次到我们家时,就很吃惊,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一种生活,夫妻两个可以相处得那么融洽,彼此欣赏,彼此吸引,结婚四十多年仍然有新鲜感,生活平和但不平淡,两个人干什么都要在一起。而我和自己父母相处的完全象朋友一样,介绍新鲜事物给我爸爸妈妈,分享一切好吃的,好玩儿的,每个人都关心别人的感受,注意别人的需要。当时就把他羡慕坏了, 所以我老公特别崇拜我爸,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春节他自己回我父母家陪两位老人过年,初四才往自己家赶,这一方面是因为要替我尽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确实喜欢我们家的气氛。
我们结婚两年多,从来没有因为外来力量影响我们家庭生活,只有我父母来住过两次,每次三四个月,大家都过得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每个人都挺快乐,老公一下班就往家赶,所有的应酬能推就推,实在不能推的提前打电话回家请假,他的同事都说他恋家。
其实说来说去我觉得有一句话挺适合我爸爸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我和我哥哥都抱怨过我妈妈菜做得难吃。 但被我爸爸骂得狗血淋头,我爸爸说,你妈又不是你们的保姆,做给你们吃就不错了,谁嫌不好吃就自己做。 我爸爸是不会做饭的,一辈子没下过厨房,所以他从不抱怨,我妈做什么他就吃什么。我和我哥不甘心,就自己发奋图强,所以我们的菜都做得不错。我们家很早就开始用保姆,就是因为我爸爸不会做饭,也不想让我妈妈全部承担,他觉得男人只要有条件就不该让老婆操劳。 所以我特别听不得那种你连做饭也不会,衣服也洗不干净,我娶你有什么用的谬论。在我们家,娶老婆是用来干什么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娶老婆是用来爱的。我做饭比较好吃,但并不意味着我就该做饭,猪下班回家看见我做饭就很高兴,因为他有好东西吃了。如果我没做饭他就乐呵呵地去做,再不我们就一起快乐地出去觅食,所以我听说有些男人回家一看见老婆没做饭就开始发火,说自己累了一天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我就觉得特奇怪,谁不是累了一天呢,谁就该给你做饭呢,我欠你的吗?说这种话不是欠揍是什么?
其实做女人真的够难的了。社会越发展,对女人的要求越高,以前是德容言功,现在呢,只要是职业女性,胳膊上要能跑马,做事做得半死,同工不能同酬(公务员等职业例外)等性别岐视实在列举不完,就不说了。要是嫁了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小男人,再捎带上一家子尖酸刻薄没见过世面的婆家人,回家还要你温存体贴,茶饭汤水,四季衣裳,有一点打点不到就会有人抱怨, 随时想给你挑毛病,这日子真不知要怎么过。我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忍的,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必要忍。我很不爱听什么"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的论调,起码不爱听在这种情况下引用这种论调给自己做借口。 干嘛呢?谁离了谁不能过呢,一个男人,如果不能爱护你,支持你,帮助你,要来有什么用?我对婚姻的要求很单纯,我并不是对财富权力一无所求,但这些不是应该通过婚姻取得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我要的只是一个事事以我为重,时时以我为先的男人,如果他觉得父母兄弟血脉相连,个个儿都比老婆重要,为了他们老婆就该受委屈,对不起,让我恶毒一把,让他们一家近亲繁殖,自己窝里过去吧。
关键是女孩子自己心里要想明白,就算再爱一个人,也不能让对方恃爱行凶,践踏你的自尊和温情。更不能因此容忍他的家人对你无礼,嫁一个人就是嫁一个人,和他的家人没一点儿关系,我提倡善意地对待他的家人, 但前提是他们报以同样的善意 。如果他的家人不知自重,以为媳妇是儿子的附属品,出钱出力都是该当的,不能给我相应的尊重和回报,对不起,我不认识你,我的家不欢迎你,我永远不要这些人出现在我面前。 老公如果能协调好关系,能够理解我的处境,我们还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他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觉得晚辈应该让着长辈,他妈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 对不起,你也一起滚蛋好了, 从小到大,别人都夸我们家家教好,但我父母从不要求我对长辈做无原则的忍让。孝而不顺就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境界。就算是嫁了人,我在人格上也是完全独立的。我的原则不会因此发生丝毫的改变。父母生我养我二十多年,都没让我受半点委屈,如果因为嫁了人,我就得忍气吞声,做我对父母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打掉门牙往肚里咽,要是让我爸爸知道了,他一定会先把我的门牙打掉。为什么???太贱了!!!
我嫁人时,没要婆家一分钱,父母要给我一笔钱我也没要,好女不穿嫁时衣,但我父母的话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爸说,要孝敬公婆,别让人家笑话你爹妈没教好你,但如果他们无端给你气受,不要忍,忍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结果怎么样,全让他老人家说中了,公公无端生事,想压制我,给我一个下马威,事情做得极过分。我妈妈当时就表态说,不要以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女儿就是在娘家一辈子也不受别人家的气。 我爸爸问清事情,确认我没有做错的地方后,就让我老公把事情想明白,我老公当时就想明白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婆家人,他们也不能上门,但是老人的赡养费全是我们出,我公公生病医药费也全是我们出的,子侄辈能考上大学我们也资助。逢年过节我老公愿意回去就自己回去,我是再不上门儿了。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好。有的时候,我想,老人的智慧确实不凡,如果我爸爸当时一味让我忍让,结果肯定是公公得寸进尺,不断插手我们的小家庭,老公左右为难,我一退再退,等到退无可退时奋起反击,必定是两败俱伤,就算不离婚,以后的日子也不知该怎么过了。 所以我奉劝各位结婚或是未结婚的姐妹,和老公家人或是男友家人相处时一定要不卑不亢,遇到挑衅一定不能让步,那是在试探你的底线呢,如果你让一步人家就会进一步,最终必然是被人家步步紧逼,最后缔结城下之盟,哼哼,真到了那一步,就算结了婚也没有多大意思了。
人性本恶,如果他们知道侮辱你压榨你你也不敢反抗,那么他们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做事也会越来越过分,如果你在一开始就予以坚决反击,让他们明白你的底线是什么,那么再泼辣放肆的人也不敢欺负你。这里的姐妹大多是读书人,读书人最爱面子,遇到泼妇恶汉之流真是手足无措,我们家人也是这样,我到现在骂人也吐不出脏字,但是真遇到恶人了怎么办?也不能任人欺凌,警察是干什么用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我就不明白丽娟怎么能让人活活打死,要是我,遇到这么一家子王八蛋,我早就召警了,还用得着和那一家子乡下人斗嘴生气???我爸爸一直告诫我,不要惹事,不要惹事,但是事情来惹你你也不要怕。其实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斗争也要讲策略,不能失身份,人家骂你你就对骂,人家打你你就打回去,白白辱没了自己的教养。这么失身份的事咱们不能干。但是必须让他们受到更严厉的制裁,不能听什么自家人吵嘴不必惊动警察的屁话。不管是谁,欺负到我家里来了就是外人,比外人还可恨,赶出去是轻的。如果伤了人,该关就关该罚就罚,没钱交你就吃几天牢饭好了,可别指望我再交钱把这群王八蛋赎出来。那里面的流氓骗子小偷多了去了,让恶人去治恶人好了。 讲得到是很深刻! 《双面胶》一部很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建议年青朋友们应该看看。 这是对《双面胶》这文章中的丈夫和婆婆有力的一击。
双面胶这篇文章,我看了之后很久很久心里都很难受,
想起那些磕碰和摩擦,想起那最后被丈夫活活打死的丽鹃,
有说不出的愤懑和不平,这篇文章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双面胶》把现实反映的太过了。 [quote] [u][b]水岸河边[/b] 在 2005-8-7 10:22 发表:[/u]
《双面胶》把现实反映的太过了。 [/quote]
就因为那个粗暴愚孝的男主人是你那地方的人,
所以你始终不肯承认这种社会现象? [quote] [u][b]纳兰容若[/b] 在 2005-7-24 02:32 发表:[/u]
这是对《双面胶》这文章中的丈夫和婆婆有力的一击。
双面胶这篇文章,我看了之后很久很久心里都很难受,
想起那些磕碰和摩擦,想起那最后被丈夫活活打死的丽鹃,
有说不出的愤懑和不平,这篇文章让我有豁 ... [/quote]
一下子觉得解气了吧!:) 灰场灰场解气的说~ 《双面胶》从取材,人物刻画及故事情节来看是很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全文焦点的婆媳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作者写出了一个震憾人心的结尾,直接的将这一矛盾演到了极致,发人深思,让人既愤怒又感概。如果不是那残忍结尾,我想这也就是一遍反映生活的普通言情小说,全文下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我想读者的争论也是很激烈的,抛开亚平不说,有说丽娟这一边不对的,也有说婆婆这一方不是的,都认为自己支持的这一边很对,而另一边都有千般不是。
如此争论不休,单纯的猛批那一方是不对的,读书当明理。希望读者们静下心来细思量,抛开结尾来看,文中的人物没有大是大非的,而且都是善良的,至少都算不上恶人,都是在为整个家着想的。但是各人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随着相处时间,误会加深,矛盾加剧。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所有言行举止都成了不怀好意,别有用心,自然中越看越不顺眼,越来越觉得对方千般不该,万般不是。
矛盾的最后就会暴发冲突,冲突的最后就是悲剧。
有人说,作者取名为《双面胶》,意指作丈夫的夹在婆婆与媳妇之间两头难受难以行事,以此认为亚平也是无辜的,受角色所逼。但何不作另一想呢,既是双面胶,就应该粘合两面,而婆婆和媳妇正是所面临的要粘合的两个面,作为夹在婆媳间的亚平,就应该担当好这个角色,有效地粘合这两个面,适时地处理好婆媳间的矛盾,面对婆婆时,不能一味地愚孝,要想到自己既是儿子也是丈夫;面对媳妇时,也不能一味地愚忠,要想到自己既是丈夫也是儿子;同时面对两个人时,不能一味规劝,要想到自己是个男人,要站在一个较为公正的立场上,以家庭和睦为目标,考虑双方感受为前提以魄力和亲和力化解掉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文中的亚平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之前,他没有预见他爸妈过来会跟自己的生活带来如何的变化,更没有对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的婆媳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习惯于甚至于是高兴于妈妈到来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完全没有考虑妻子的感受和不快。记得文中有一段说到一家人在吃晚饭,丽娟吃不惯吃了一点点后独自一个人上书房了,此时的亚平仍同爸妈一块有说有笑的边吃边聊着家常。之中,对于越来越僵的婆媳关系,有点不知所措,一味的愚孝,一味地劝说妻子忍让,表面上一段时间是风平浪静了,却不想暗流涌动,酝酿着更大的暴风雨。致使婆媳关系降到了冰点,当暴风雨来临时别无他法,不能为妻子遮风挡雨,不能规劝好婆婆,致使矛盾失控,无法调解。更要命的是,到最后竟不相信自己的妻子,只知道妻子的刀子嘴,却不晓得是豆腐心,让自己与妻子的心渐行渐远,完全失去沟通,让矛盾不断的滋长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是可叹亦可气,这是无论如何我都想不到的结尾。
无心于去说婆婆什么,只能说都是封建礼制余毒所害,一个农村出来的非知识分子婆婆(无他意只是实情),你无法去说她不明理不熟知不理解新时代年轻人的生活
,只能说她不懂回避,不知安享晚年,如果她只是偶住或间隔短住一下,我想亚平丽娟夫妻还会是一如初往的甜蜜生活的,我想这也是她所乐见的吧。(可能有人又要说到不孝了,但当矛盾不可调和时,这是最好的安排,因为当时二老身体都还安康,孝敬父母不一定非要放在身边,关键在于你是否心系父母,放在身边就不要让他们做家务了,这时看看电视,逛逛街,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婆媳冲突吧)
对于丽娟,怎么来说呢,只能同情吧,必竟她是最不幸的,然其消积逃避,过于逞嘴的个性却是不可取的。在丈夫不能有效处理的情况下,没能主动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不明智的。 [quote] [u][b]纳兰容若[/b] 在 2005-8-7 10:22 发表:[/u]
就因为那个粗暴愚孝的男主人是你那地方的人,
所以你始终不肯承认这种社会现象?
。 [/quote]
我晕,郁闷中,把我是哪里人先弄清楚好不,又不是没纠正过,悲哀啊。:emot18::emot18::emot18:
现象是有啊,现在这方面题材也满多的,《中国式离婚》、《人鱼小姐》、《结婚十年》、《让爱做主》等等。《双面胶》的结局更能引起人的注意和反思吧。 没感觉有什么好的,可能是因为我是男人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