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芙蓉现象
[size=2]吾看“芙蓉姐姐”/文 舞影今天随意翻开报纸,发现其娱乐版居然整版介绍的都是一位自称“芙蓉姐姐”的专版,几张扭曲身体的照片,大篇你言我语的评论,好的坏的漫骂的喜欢的支持的郁闷的,全因这位“芙蓉姐姐”。报纸开栏语写道:如果你会上网,而不知“芙蓉姐姐”,那你一定是落伍。我几乎每天都会在网上逛,可真的不知这位“芙蓉姐姐”的英勇事迹,我想我是彻底落伍了,感叹之下耐着性子看完了今天整版关于她的文章,看罢,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了。
首先,从她的那些照片看,我从心里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美,也不是一种所谓的自信或是个性。一直以来,我认为的美就是一种自然的表达,佛语说境由心生,一个人无论她长得丑或美,无论她的地位高或低,只要她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种心态和心境会在她举手投足中散发出来,形成所谓的气质,这种气质可能不是高贵,不是典雅,不是妩媚,但是自然的,也是她独特的。而看着“芙蓉姐姐”的数张照片,我看到只是她刻意要表达的一种欲望。
其次,从“芙蓉姐姐”自述的文字来看,“芙蓉姐姐”虽说没有语不惊人不罢休的精神,但那些极尽柔媚又凄凉之词的自述无非就是谈她长相如何才华如何经历如何,可据很多报道称,这些自述与其本人正好是天壤之别。在这里我就不得不想问“芙蓉姐姐”,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在网络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而真实的你如今却又是众所周知,你的目的何在?难道就是为出名为博得众人的眼球吗?有人说“芙蓉姐姐”自恋甚至变态,估且不谈这些说法的对与错,我只想说瞬间的乍现是抵不过众人的纷说和唾沫。
最后,我不想说“芙蓉姐姐”的现象是一种自我炒作还是如今社会转型的产物,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如果“芙蓉姐姐”是有意为之,同为女人的我感受到的是有一种悲哀;如果“芙蓉姐姐”是无奈为之,以她这般勇气和才华,不应再以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活着而任人去评说。[/size] 附“芙蓉姐姐”的自拍照三张
[IMG]http://www.wanxinan.com/attachment/15_789.jpg[/IMG]
[IMG]http://www.wanxinan.com/attachment/15_802.jpg[/IMG]
[IMG]http://bbs.china.com/images/2005-06-12/11185476178604701118473324671.jpg[/IMG] [color=Purple][size=2][转]中青报:芙蓉姐姐与泛偶像时代的审美疲劳
这段时间网络论坛上最红的人,不是木子美,也不是什么竹影青瞳、流氓燕之类,而是“芙蓉姐姐”。传说每天都有5000以上的人同时在线等待有关她的消息。如今,有关她的图片、文字、视频和音频,已经遍布网络的各个角落。“芙蓉教”也随着这股风潮迅速崛起。用某网友的话说:芙蓉一出,谁与争锋,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芙蓉姐姐到底有什么特殊魅力?两个字———自恋。她在文字里总是表达她被众多追求者所困扰的苦恼,“一张妖媚十足的脸和一副性感万分的身材”,正是此女的自画像。而她三次高考和三次研究生考试,也被她的“险象环生”的经历所神话。芙蓉姐姐经典S型造型和舞姿,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位崛起于清华北大BBS,最后成名于天涯论坛的28岁大姑娘,正在利用网络无可比拟的繁殖能力成为众多学子和青年人的偶像。
这是个消费引领一切的时代,这种消费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消费原则强调的是娱乐性、商业性和消遣性。在这样的逻辑下,任何东西都存在着被拿来消费的危险,甚至包括人的尊严。“芙蓉姐姐”在网络迅速蹿红的背后,与其说满足了人们好奇的目光,不如说恰好迎合了某些人心中隐秘的欲求。她近乎疯狂自恋般的自信,不仅让整个事件充满荒诞的喜剧成分,正如专栏作者胡续冬所言,也同时包含了诸多真诚的因素,给人们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快乐和关于“做梦和自信”的感动。
在这个泛偶像的时代,有太多风采照人、气质高雅的“星”和学富五车、雄韬伟略的“家”,他们固然值得仰望和崇拜;但是,这也是一个反偶像的时代,当正统的“偶像文化”被推到极致后,许多人产生“审美疲劳”,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颠覆传统、告别英雄、躲避崇高。“芙蓉姐姐”的出现和风起云涌正是如此:“她颠覆了理想型偶像的高大全假大空,掏出大众心中的真、小乃至庸常的一面,甚至以反讽、自嘲的面目出现。”殊途同归的是,在民众的集体狂欢之后,所谓的反偶像,最终又走上了炮制偶像的路子。
反偶像背后,其实也隐藏着深刻的“反智主义”思潮。“反智主义”虽然是一个舶来词汇,但在中国的传统中并不缺乏,甚至在历史背景中演变成一场政治灾难。古代社会的“焚书坑儒”是一例,“文革”时期对文化和政治精英的迫害也是一例。
而今天大众文化中的“反智主义”,则作为对抗主流和精英的一种“亚文化”,搭上网络的快车,成为解构一切的重要武器。老板和上司的教训已经够多,而政治家、教授和学者、专家们的高智商、高知识和重要见解也让平头百姓在潜意识中不堪重负。对知识的“疲劳”之后,人们更愿意去听一个喋喋不休、超级自恋的女人的呓语,并从中找到快感和自信。[/size][/color]
[ Last edited by 舞影 on 2005-6-25 at 21:20 ] 楼主的文章写得很深刻呀!
对此现象我就一句话:
一个无聊的人,一群无聊的人,又一群无聊的人,在无聊中无聊着。 偶最讨厌看这类连鸡都不如的心理变态者 我终于明白了,
这个世界上不是缺乏美,
不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而是缺乏BT的自恋。 [quote] [u][b]绿茶[/b] 在 2005-6-25 22:17 发表:[/u]
楼主的文章写得很深刻呀!
对此现象我就一句话:
一个无聊的人,一群无聊的人,又一群无聊的人,在无聊中无聊着。 [/quote]
绿茶过奖了,我只是说了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对于你说这是一种无聊的事,但一种现象一件事应该是事出有因吧,可能是如今社会里部分人的内心太茫然,部分人的内心需要刺激,才会作出这样的举动,才会有这么多的人追捧! 不过你能够为此写出这么多文字来,还是辛苦你了
为此偶再顶一下哈 [quote] [u][b]朦朦雨[/b] 在 2005-6-26 10:52 发表:[/u]
偶最讨厌看这类连鸡都不如的心理变态者 [/quote]
朦朦雨认为“芙蓉姐姐”的心理变态吗?
我想她作为一位曾在北京奋斗于考研的女孩,致使她现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可能更多的是出于是一种发泄。
至于她的心理到底有没有变态或扭曲我们都还暂时不能妄加定论! [quote] [u][b]朦朦雨[/b] 在 2005-6-26 18:04 发表:[/u]
不过你能够为此写出这么多文字来,还是辛苦你了
为此偶再顶一下哈 [/quote]
谢谢朦朦雨!
其实我也是看完报道后心里很不舒服,才会想在这里写写,也希望大家能谈谈自己的想法。 是的
偶前几天看过也不舒服
但一直憋着没说出来 [quote] [u][b]书蕴[/b] 在 2005-6-26 11:16 发表:[/u]
我终于明白了,
这个世界上不是缺乏美,
不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而是缺乏BT的自恋。 [/quote]
书蕴说得有道理。
在贴吧里不支持者都认为她这是一种变态的自恋。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会这种自恋的情绪,但“芙蓉姐姐”的这种自态可能太过了。
认真看看她自己所有的自述,我们感受到这种过火的自恋情结,然而导致她这样有些变态的自恋情结其根本原因又何在呢? [quote] [u][b]朦朦雨[/b] 在 2005-6-26 18:08 发表:[/u]
是的
偶前几天看过也不舒服
但一直憋着没说出来 [/quote]
呵呵!志同道合啊! 偶一直认为她这是一种虚伪的炒作自己!
这种虚荣是建立在自己的身体之上的
跟木子是同类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