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走进文学世界
最近关于民工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很多改编自小说。民工的苦难和生存现状,得到了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关注,并且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王安忆、赵本夫、尤凤伟、孙惠芬、北村等作家都写过民工。我们不妨梳理一下小说中的民工,走进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淳朴单纯一根筋
出场民工:傻根
出自《天下无贼》
作者:赵本夫
赵本夫创作的民工傻根,由于冯小刚的贺岁片《天下无贼》的缘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位在西北沙漠工作了5年的农村青年,不知流下多少汗水,辛苦地挣来6万块钱。6万块钱,是他对生活的全部激情与梦想,回家过年,买毛驴,盖房子,娶媳妇。他内心的喜悦也是如此的阳光明媚。怀揣着这血汗钱上路了,他天真单纯的真是可以,固执地相信“天下无贼”。岂不知,引来了江洋大盗的保护,还有另一个扒窃团伙以及追捕者引发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赵本夫创作“傻根”这一文学形象,蕴含深意,像傻根这样淳朴单纯、善良天真、勤劳本分的民工、甚至有点冒傻气的民工,才是社会的根本。这样一个文学
形象,在诚信缺失、谎言欺骗流行的社会,成为作家的道德理想。当我们面对傻根这样有点傻、难以理喻的人物形象时,所有的精明与世故都没有意义,更没有理由嘲笑这些纯朴得像泥土一样的民工兄弟。
赵本夫认为,写《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主要是想给人们尤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一种温暖的关照,一种善良的传递,表达一种理想主义的诉求。小说终究还是要有益于世道人心,要给人以梦想、激情和力量。
成为骗子的替罪羔羊
出场民工:国瑞
出自《泥鳅》
作者:尤凤伟
尤凤伟笔下的以国瑞为代表的一群民工,他们的遭遇与命运让人辛酸落泪。
国瑞和他的老乡,从牟平农村走进城市,他们怀着最朴素的改善生活的愿望,他们舍得下力气,甚至出卖身体和尊严,但最终都没能真正为城市所接纳。国瑞的经历最具传奇色彩,他一度还过上了非常接近城市上层的“幸福生活”:他得到宫总的“赏识”,被“委以重任”,担任国隆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结果,这只是一个早已设置好的圈套,在宫总的操纵下,从银行骗贷的 1500多万元巨额资金不知去向,而国瑞则作为“法人代表”成为替罪羔羊……
《泥鳅》一书描写的是一群“从农村游到城市的鱼”,但他们无法成为“鱼”,只能卑微地生活在城市里的污泥之中,他们挣扎着,求生存环境的改善。“泥鳅”可谓是民工的代名词,揭示了他们的处境和不幸。
在痛苦中接近觉醒
出场民工:鞠广大、鞠双元
出自《民工》
作者:孙惠芬
孙惠芬的《民工》、《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关注民工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细腻,深刻,揭开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疤与痛楚,他们的悲欢与苦难,他们的苍凉与无奈。《民工》写一对父子的心灵困苦;《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刻画了外出打工男人背后的两个女人,关注她们的心灵细语和情感悲剧。孙惠芬展现了民工的生活点滴,呈现出人性的种种情状,展现她心目中当代农民生活的本质特征。
鞠广大、鞠双元的痛苦和屈辱,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局限。孙惠芬试图通过这对民工父子来解读当今的社会问题——农民与土地、农村与城市、民工与城市等关系的身份认定和情感维系。鞠广大、鞠双元在不断地告别城市、返回家园;告别土地、融入城市的探索中,我们看到了父与子的尊严和命运,他们也逐渐认清了自己痛苦的根源,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
孙惠芬还在写作中探讨农民外出打工之后,留守家园和土地的女人的情感问题,她们中有的也是民工。孙惠芬的笔底有人性化的温暖。
愤怒之后爱的救赎
出场民工:李百义
出自《愤怒》
作者:北村
李百义在由民工转换为慈善家身份之前的经历,是一个在当今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人群中可能发生的再真实不过的故事。李百义是贫困的农家子弟,在被迫闯入城市谋生的过程中历尽苦难与挫折,在城市暗藏的罪恶渊薮中沉浮抗争。面对巨大的悲伤、巨大的绝望,像李百义愤怒之后,用自己的罪来洗刷别人的罪,这样的民工并不多见。在经历罪恶、参与罪恶、摒弃罪恶后,他最后的选择是通过爱获得救赎。
李百义通过10年的奋斗之后,成为民工出身的慈善家。他没有对社会发泄和报复,来面对社会曾经给他的伤害,而是选择了爱。李百义和其他的小说中的民工形象相比,更是一个神话,他超越了愤怒,超越了人性的罪恶和社会不平等。北村承认,小说的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然而这种虚构都来源于社会新闻、朋友的经历等查有实据的素材。他认为李百义这个典型人物集中了“新新民工”们身上的特质。 嗯,这些人物都塑造得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