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论坛's Archiver

书蕴 发表于 2005-5-6 22:27

走 过 一 生

[color=Navy]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的一生,就像是天地间的蜉蝣,沧海中的米粟,渺小如同是惊鸿一般的短暂。时间在举手投足之间,生命就已灰飞湮灭。

  假使生命是在一片混沌中,在一种无知中,悄然逝去,了无牵挂,也算是一种幸福。可人偏偏不愿安静地死去,人有一个比其他动物更加发达的大脑,人总是在时时刻刻不停地思索着生命的意义。即使明知将在无尽的思索中耗尽生命的烛火,却仍前赴后继,永不停息。

  中午,在餐桌上,妈妈突然问我一个很老套却又很沉重的问题--一个人到底是生活在痛苦中还是快乐中。我想,这是个政治问题,于是,我思索了片刻说,:"要辨证地去看待,我认为一个人是否生活在痛苦或快乐中,完全取决于这个人的性格和心情。一个悲观主义者与一个乐观主义者的观点必定大相径庭。"本以为这个答案会使妈妈很满意,没想到,妈妈只是平静地又问:"如果只能在二者中选一,你会选哪一种?"只能选一种?我不得不仔细小心的想了许久。

  耶稣曾说过:"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要承担痛苦"。这句话有些道理,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的话,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就会毫无意义,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向其他人证明自己,一个给自己的生命作诠释的过程。既然已经生存在这一个"痛苦"的世界里,又何必再自寻烦恼,压抑心情呢?生活还要继续。

  我一直认为,人进行思考是有条件的,而不能被称作是普遍意义上的"精神食粮"的。即使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也不可能在没有丝毫物质基础上凭空进行思考。只有当一个人已经吃饱穿暖之后,他才有余暇,才有精力去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并与他人作比较。所以,大多数认为自己生活在痛苦中的人,其实本身并不痛苦,只能是茶余饭后时聊以慰藉的无病呻吟。

  于是,我选择了后者,当我把理由告诉了妈妈后,以为自己答得已经很深刻了。可,妈妈只是微微笑了笑,然后缓缓地对我说:"如果让我选,我也许会选择前者"。

      我愕然了,我想穷根究底地问个明白,可妈妈只说了一句:"也许是时间的差异吧"。

  我明白,我和妈妈的生活阅历显然不同,大人们的世界一定很艰难。社会、家庭以及他们个人给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压力。而对于我们,这种压力并没有这么大,所以,也许我们无法理解生活是痛苦的。

  我逐渐意识到,关于人生的话题,我还没有足够的资本去谈论它。但,我知道,这世上有太多的不如意,有太多的困难难以克服,而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把一次、两次珍贵的快乐收集起来,给未来预约下一段美丽的回忆。

  生活就像是一张滤纸,虽然痛苦的事会有很多,但经过了细细的过滤,最终,生活留在滤纸上的,就是我们时时期盼的快乐。[/color]

绿茶 发表于 2005-5-6 23:11

一生终会走过,“哭”是走,“笑”也是走,走过的路洒下了泪水也有欢声,有失败的郁闷也有成功的喜悦,哭不错,笑也不错,踏踏踏实实向前走,以自己的方式向前走就是。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